APP下载

在网络语言环境下怎样学习和推广普通话

2017-12-27旷光彩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网络语言

旷光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随之在网络、电视、媒体中产生了大量的新词,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引领者,自然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频繁地使用这些新词,对规范的语言产生不断的冲击,其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本文就网络语言在产生和运用中对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做一些探究,以供学习者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推广普通话

今天,网络信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中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实质上是语言运用中新产生的一些词汇和语句。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在语言交际和普通话学习中习惯运用这些新词句。现就网络语言对我们的语言学习和推广普通话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做一些探讨,从而让网络语言为普通话所用。

一、 网络语言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影响

课题组成员对491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时,就“学生所了解的语言规范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其中64.2%的同学认为“语言规范是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当地进行调整的”,20.8%的同学认为“语言规范是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不可以任意改变的”,15%的同学认为“这是语言学家的事,我不太清楚”。针对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已经在不断接受新词,运用新词并逐步进行语法规范的调整。同时对“网络语言较常规用语有什么优势”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42.2%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简洁生动”,23.4%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方便交流,加强沟通”,16.2%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能简化输入,提高打字速度”,7.4%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0.7%的同学认为还有“其他原因”。现就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来看,网络语言对汉语规范、普通话学习有积极影响。

1. 网络语言的运用丰富了口语交际的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汇是符合语法规范的词汇,意义相对比较固定,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而网络词汇语言更多是在口语中进行交际,现今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非常少,只有“宅男”“宅女”“劈腿”“埋单”“搞掂”“无厘头”“挺”“奴”“纠结”“给力”“雷人”等词收录了进来。但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还有大量的网络词语在进行交际和运用,大部分网络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标准的语法规范有一致的地方,在语音上也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在语法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基本一致;在词汇上也离不开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词类也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几大词类相当,只是这类词来自于网络,不足以说明它与现代汉语存在本质区别。如“正能量”“给力”“接地气”“高富帅”“白富美”“女汉子”等词是在高校课堂与学生生活中用得较为频繁的语言,这样的语言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即使用于普通话口语也难以判定是不是符合要求,索性很多时候就把这类词定位为可用于普通话交际词汇了,所以,每出现一个新的网络语言都是在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只是有的词汇在运用中逐渐被吸收,有的逐渐被淘汰,新的词汇为口语交流提供更多的选择。

2. 网络语言的出现使语言变得幽默风趣,简洁生动

一个简洁的表达,可以潜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大学生生活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交际圈、朋友圈有各种性格的同学和朋友,网上交流时间多而面对面交流时间少,其语言的诙谐幽默可以调节一下身心,因此像“高端大气上档次”“羡慕嫉妒恨”“晒”“坑爹”“蛮拼的”“小鲜肉”“亲”“喜大普奔”等词是学生脱口而出的词,这些词只有在一定的语言交际环境中通用,普通话词汇中几乎没有这些词,可以起到减压和愉悦身心的作用。

3. 网络语言的灵动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普通话教学中,有时也偶有网络语言用于课堂,如课堂中的“特困生”指“特别容易犯困的学生”,一旦用上这个词,学生不会理解“特别贫困的学生”;说到“蛋白质”学生一下会说成“笨蛋+白痴+神经质”,这样的语言出现于课堂中,学生找到了语言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了学习。同时学生也会在适当场合说上一些词,如“祘你狠”“无语了”“鸭梨山大”“网虫”“冒泡”“有钱就是任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网络语言的使用使语言学习富有创新性

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必须遵循语法规范,有时也会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要火的节奏”“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高端大气有档次”等语句进行再运用和再创造。如变为“我的钱那么少,还是不出去为好”“这是要死人的节奏”“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低调奢华有内涵”等语句,这种仿写句子,更加道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心声,更具有情趣,同时又有技巧,使语言得到了创新。

二、 网络语言对普通话学习的消极影响

我们在充分看到网络语言对我们推广普通话有积极影响的同时,同样应看到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课题组成员对491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時,就“网络语言的缺点有哪些”进行了调查,36.5%的同学认为“多贬义、脏话、影响社会风气”,33.4%的同学认为“破坏传统汉语语言文化和语音规范”,10%的人认为“叫人看不懂”,3.3%的同学认为“没有缺点”,16.7的同学认为“还有其他缺点”;现就对普通话的消极影响归纳如下。

1. 网络语言表达有失汉语语法结构规范

网络语对普通话交际语在语序和内容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的网络语对规范语是一种颠覆,如“嗷嗷嗷,曲项向天嚎”(对经典儿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颠覆)。“他伊妹儿我了”“你百度了吗?”“很女人”等不规范的造词造句,就是一种很典型的词语混乱搭配现象。有的网络词由于过于追求新词,不惜改变正确的字形,用一些同音字来代替,如“鸭梨”“蛋定”“祘你狠”“神马”“杯具”“童鞋”等词语,常用于大学生聊天中,不利于汉语言的规范,给大学生语言规范性的习得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2. 部分网络语言低俗化,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生的QQ群、微信群有时会发现一些低俗化的网络词,这种网络语带有攻击性,用来讽刺、挖苦对方,影响了大学生文雅的语言环境,如“奶奶个熊的”“你妈的”“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和“青蛙”(形容相貌抱歉的男性网民)等词句,让语言显得十分粗俗,影响交际情绪,同时有失规范。当用规范的普通话来进行交流时,自然也会受到这样一些低俗语言的冲击,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给语言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

3. 网络语言对普通话规范语音造成一定的干扰作用

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诙谐语言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有的网络语言是谐音而得的,如数字谐音的“886”表示“拜拜喽”,“7456”表示“气死我了”,“9494”表示“就是就是”等;汉字谐音的“大虾”表示“大侠”,“童鞋”表示“同学”,“小公举”表示“小公主”等;英文谐音如“伊妹儿”表示“Email”,“谷歌”表示“Google”,“I服了YOU(我服了你)”“你out了”等语言,学生在训练时会脱口而出,势必会影响规范语音的发音,让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教师也不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网络语言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对普通话学习和言语交际的运用,在看到它对我们生活、学习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轻视对普通话学习和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对推广普通话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大学校园内的语言交流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三、 合理运用网络语言促进普通话的学习与提高

网络语言顺应时代潮流,比起其他知识来说能更快地为大学生所用。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普通话基础知识掌握不透,但对网络语言却出口成章,口语交流时把网络语言用于其中更受青睐,因此教学和运用时,需处理好网络语言与普通话学习之间的关系。

1. 抓好学校这块语言文字规范主阵地

学校和班级要抓好语言文字方面建设,通过制度来保障普通话的顺利学习与推广,利用每年的“推普周”开展一系列“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活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书写能力,开展社团辅导来加大普通话的学习力度,同时对校园内不说普通话、不讲规范语作出适当的纪律拘束。这样就会对言语失范、谐音、数字、缩略句等网络语言得以彻底摒弃,对表达规范的网络语言得以运用和传承。

2. 媒体和课堂教学做好语言规范的表率

媒体承担着传播语言规范的功能,应对所用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过滤,所用语言应对全社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特别是播音主持人、明星更应该当好普通话的使用者和推广者。

普通话口语交流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由思考到按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要求在大脑中枢神经组织编码,最后由人体发音器官按正确的发音方法发出来的声音,这一过程需要反复强化训练才能达到标准。而网络语言的发音是不存在这一复杂过程的,语言较为简洁,多为简单句、缩略句,具有即时性,在普通话交流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适当运用,但必须做到发音标准,语言搭配得当。

3. 由己及人,互相监督,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普通话学习首先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然后才发展到日常的交际口语中。校园内说的普通话必须要树立一种规范意识,并时时监督和纠正不正确的语音、不规范词语的出现和低俗的网络词语的出现,有效地利用早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等形式来加大普通话训练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不在正式场合或书写时使用网络语言,切实有效地保证规范用语的纯洁性,为普通话的推广使用作出一定的贡献。

四、 结语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影响,网络语言的产生与运用,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态度,在普通话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好其中规范的网络词汇,既不盲目接受,也不全盘否定。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从制度上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另一方面用普通话交流的正式场合,少用或禁用网络词汇,让规范语言成为主阵地,让普通话学习和推广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析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131.

[2]张砚青.浅析网络语言对普通话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下),2012,(8):119.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网络语言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