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改革途径分析

2017-12-27杜潇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途径素质教育创新

杜潇

摘要:伴随着国家提出增强全民身体素质的口号,体育运动开始在全民中广泛兴起,不仅对于成年人,并且对于学生具有积极作用。在当代教育环境下,体育教学一直被各大高校忽视,导致教学模式落后,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为此,在素质教育下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并提出创新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体育教育;创新;途径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分数,更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此高校教师必须提高重视,对体育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

一、 现阶段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与学生没有引起对体育的重视,导致体育教学较难在学校中开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思想观念落后。针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单纯的认为在高校中开展体育课程知识为顺应国家号召,对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没有用处,因而未给予过多重视,使得体育教学的软件与硬件不到位。对于非体育教师而言,既然并不是以体育教学为谋生手段,则只要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因此未将体育教学列为重点课程。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过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使得他们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开展。

第二,师资力量与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不论是老教师还是刚毕业的新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致使单纯的为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动作,而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进行一味的模仿而不知模仿后的要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较差。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数以教师讲授为主,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课堂缺乏活跃气氛,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热情。

第三,体育教材的编写较为落后。普遍的观念认为体育即为竞技,因此在以往的体育教材中,竞技内容占据多数篇幅,使得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单纯的竞技思想,在阅读教材时,更是过多关注竞技方面的内容,难免产生单一、乏味现象,使得体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活跃。虽然学生接受了相关的知识,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增强身心素质,为青年的成长留下巨大素质隐患,使得我国人口的普遍素质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纵观多年来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存在嚴重的落后问题,严重背离体育教学的初衷,始终无法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为此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劳动、体育等方面的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的基础,又是人们生活在社会上的基础,因此,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为面向全体师生,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努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身心素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融入到生活中。

三、 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创新途径

(一) 转变高校教学思想

只有校方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首先,校方可聘请近期退役的国家运动员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顾问,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先由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待学生消化理解后,由运动员顾问进行专业的具体动作的讲解,使学生们能通过简单方式快速掌握,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加强运动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通过影响力向更大范围传播体育学习做基础。同时高校还可开设经典体育的学习,通过经典课堂向学生传授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例如太极拳、游泳等,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在学习过后学校可举行相关课程的竞赛活动,对优秀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大力采购先进的体育器材,满足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与世界接轨。

(二) 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由于受到封闭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观念闭塞,因而使得教学效果始终达不到国家目标,不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更使得国家的体育发展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为达到实际平均水平,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校可组织体育教师进行集中的对国外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了解国外教学模式与内容,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开创新型教学思路,以改变旧有的传统思想。

(三) 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宣传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视分数为学习根基,认为只有获得高分数才能算是人才的基本标志,因而对体育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为改变此种落后状况,高校应通过引进高科技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设置相关的体育电子宣传板,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宣传,改变错误的体育思想,并定期举办相关的体育竞赛提高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四) 加强教材编写的丰富性

我国教育部门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应适当引入国外的体育事例,使学生具体了解当今国际体育发展变化形势,从心理上促使学生加强对体育的认识,便于教师较好的开展体育教学。

(五) 对整体体育教学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体育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此,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高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可将人文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部分人文思想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理念,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四、 结束语

体育对于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改变以往落后的体育观念以及落后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将学生的分数与体育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蓉.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创新路径选择[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150.endprint

猜你喜欢

途径素质教育创新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