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探究

2017-12-27马永辉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马永辉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通过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英语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教学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化教学理念,尤其是其系统整体性、稳定平衡性、动态开放性、协同变化性、系统共生性及可持续发展性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教学效果

一、 大学英语教学回顾

(一) 大学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

大学英语教学是在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重视,随即进行多次改革,目前已经到“4.0版”。在这期间取得巨大成绩,为国家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了懂外语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进行填鸭式教学,即使使用多媒体,也只不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学注重学生的读写,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交流。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应试这一指挥棒一直在起作用,大学期间的各种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学业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虽然增加听力测试,甚至口语测试,仍然未改变现状。其次,目前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缺少锻炼口语和听力的氛围和环境。还有教师及学生的思维定势。最后是学校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方面投入不足。

二、 教育生态学概述

为了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尤其是生态平衡、系统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从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生态化教学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构符合外语教学生态化的特征,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理论。

三、 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建构

(一) 确立教育生态学理念

首先,高校广大英语教师,也包括主要的行政领导,尤其教务行政人员,要了解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其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其次,大学生也应具备教育生态学基本的知识,因其是主要的参与者。

(二) 构建生态化教学各要素的理想化状态

在教育生态中主要是指空间、时间、人物、活动和文化等要素,空间是指校园、教室等,尤其是教学的设备和设施;时间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尤其学习某一门课程的时间。人物是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即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活动是指为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各种教学和学习活动。文化是指宏观的校园文化,微观层面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习惯,师德和学风以及課堂氛围等。要使这些要素处于最佳状态,使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

(三) 建立立体化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1. 确立生态化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一系列教学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完成生命意义的建构。所谓的立体化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主体的教师,教师是以教学团队为主体,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备课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师。学生既是单个的个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合作性学习、任务性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协商与对话基础上各种关系的总和。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在完成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因内容和方法及模式的不同要不断变化,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只是被动学习。师生活动的方向不再是单向,而是互动的,多维的。

2. 创建立体化的大学英语生态环境

立体化的大学英语生态环境是在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微观层面生态课堂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创设宏观层面的开放式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主阵地,首先创设生态化课堂,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使课堂环境最优化,就是指教室的大小、光亮度、温度、湿度、通风状况以及噪音等控制在最佳状态,此外还有黑板、屏幕、桌椅的位置及摆放。教学和学习的时间维度,教师教授知识量的时间密度、话语节奏和频率、语音及语调的变化等处于适切状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参与度,即占用课堂的时间,参与的频率,有效地利用课堂宝贵的时间。生态课堂是系统共生性的课堂,学生学习除了智慧的成长,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可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尊重,非智力因素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将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利用多媒体、微课、慕课及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把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时间和空间革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进行信息的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达到理想的效果。

3. 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大学英语教学

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系统整体性,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而实际教学往往忽视“听、说”的培养,因此创设口语交流环境,为学生提供现场版的口语交流材料,实现口语的多层面交流。利用各种场合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校园的英语角来锻炼口语,把学校的新闻、通知以及社团活动等进行口译及笔译,还可进行英文歌曲欣赏与学唱,经典英文电影的赏析等等。

4. 建立多元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

束定芳认为评价一堂课的得失成败有三个尺度:结构、内容、效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的真实体现应该要看课堂教学的效果,或者看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应该是双向的,既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着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以及个体差异制定新的评价标准。比如:描述性评语、评价量表、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和小组协作、形成性评价等方式。

四、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起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教学效果还有待于提高。即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实行生态化教学,已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因教师对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理解得不到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教学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需要把课堂时间和话语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学生自主、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13-115.

[2]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