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创新模式 精准扶贫

2017-12-27卞瑞鹤栗全义金翠平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托养新乡残疾人

卞瑞鹤+栗全义+金翠平

在封丘县倍儿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里,59岁的贫困户王换荣正在娴熟地加工速冻食品,王换荣在这里每月工资2000多元。此外,王换荣和其他350户贫困户一样,将政府扶贫资金入股该公司,3年内可获得不低于20%的分红。

地处黄河滩区的河南宏达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注重把工作岗位向贫困群众倾斜。多年来,该公司已经安置36名残疾人就业,带动248户贫困户脱贫。2016年,公司招收了100余名员工,其中专门留出40个名额安置贫困人口就业。

以上事例,都是新乡市构建扶贫大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缩影。近年来,新乡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深化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通过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我们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新乡市委农办主任贺海晨告诉记者,“针对省委、省政府‘1+N政策扶貧体系,新乡出台了多项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党建引领贫困群众变“三金农民”

位于黄河滩区的河南封丘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近年来,封丘县创新“党建扶贫”模式,下派100多个扶贫工作队、6000多名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成效明显,尤其是在黄河滩区搬迁建设上,使滩区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为黄河滩区存在多年的贫困难题破了冰。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封丘县委书记李晖说,“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让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传导到最末梢,保证各项好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实处。”

为此,封丘县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进党建,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担当的扶贫队伍。6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到扶贫一线,建立党员干部帮扶机制,实现“扶贫包到户,户户见干部”。全县逐村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和措施,达到扶持政策叠加和帮扶措施全覆盖。

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封丘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本、富民之基。截至目前,全县共谋划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2个,带动贫困户1.03万户。在扶贫产业基地里,贫困群众成为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而且“上班就在家门口,家业兼顾两不误”。

封丘县的党建扶贫,关键在于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发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气神。封丘县评选的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既有勤恳为民的好干部,也有带动脱贫的企业带头人,还有自强不息的贫困户。

随着党建扶贫持续推进,封丘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单点扶贫到整体推进、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从政府“一己之力”到全社会“共同面对”的喜人转变。

旅游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的游客多,生意好,估摸着到现在挣有五六万元吧。”在辉县市宝泉景区的玉女瀑景点,正忙着为游客泡面的商铺老板周玉萍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周玉萍是薄壁镇西沟村人,身患残疾,10年前,儿子不幸遭遇车祸住院治疗,家里背负了10多万元的外债。2014年8月,宝泉景区正式开发运营,周玉萍在景区的关心照顾下,顺利地承包了玉女瀑景点的独家经营权。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周玉萍全部还清了外债,儿子娶上了媳妇,还买了汽车,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宝泉景区自然景观十分优越,峰险壁峭,泉盈水灵,植被丰茂。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成为全国旅游行业中的一匹黑马。游客人数的快速增长,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为改变太行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裴寨新村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在解决当地1.5万名贫困山区群众的住房、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问题之后,又在辉县市西部的薄壁镇开发了宝泉景区,以旅游扶贫的模式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西沟村、东寨村、平甸村、潭头村4个行政村位于辉县市西北部山区,多年来,出行难、就医难、就业难、上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2016年8月底,宝泉花园社区的建成,解决了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扶贫不但要‘扶,还要‘带,要让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景区负责人说,为鼓励和支持村民返乡就业,景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实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开启重残托养模式

一人重度残疾,全家失去“造血功能”,这是很多农村贫困人口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家里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可能要被拖垮,“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如今在延津县,随着扶贫助残集中托养中心试点的建设,这个难题正在得到逐步破解。

“我残疾20多年了,感谢政府把我送到这里,让我这辈子还享受到了‘宾馆标准间的住宿待遇。”在延津县石婆固镇扶贫助残集中托养中心,石婆固镇南秦庄肢体二级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秦梅叶高兴地说。

延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3万人,其中,贫困残疾人有1630人,全县因残致贫的人数在6000人左右,占贫困人口的近二分之一。为了解决生活不能自理或无力照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延津县在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及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试点工作,在7个乡镇建立了扶贫助残集中托养中心,使每一名托养对象不出中心就可以享受到生活保障和医疗康复等待遇。

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说,重症残疾人托养并非“拍脑袋工程”,而是延津县经过长期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辨证施治”得出的良方,一招可有多效:能让家人从繁重的日常护理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有条件、有机会获得一份收入,可使贫困家庭早日脱贫;护理人员大多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招聘,政府为其发放工资,购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极大提高。endprint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新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列为全市‘五大攻坚战之首强力推进。”贺海晨说。“我市已将‘实现4.2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9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对134名太行深山区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分解到村、到户、到人,进一步夯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各县(市、区)正在按照‘1+2+N帮扶措施逐项落实。”

为了夯实基础,抓精准识别,新乡严格按照“四个必到”要求,对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农业人口逐村进行全面普查;严格执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遵循“两公示一公告”民主程序;创新运用“七签字”工作法;严格“1411”标准,确保档卡精准。为了强化帮扶,抓力量建设,新乡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六包六查全覆盖”活动;为了优化配置,抓政策落实,新乡民政、财政、教育、卫计、人社、住建等相关行业部门,按照“一项也不缺,一户也不少”的原则,走到村、进到户、落实到人,把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

特别在创新方式方法方面,新乡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积极开展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工程”、农村党员致富培训工程和开展先进模范人物“四帮四带”活动,组织全市1.8万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成帮带对子,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加快了贫困地区发展步伐。

实施科技扶贫工程。新乡市创新实施了“企业带贫困户、合作组织带贫困户、专业大户带贫困户”的“三带”产业发展措施,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落实金融扶贫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扶贫会议精神,积极推广“卢氏金融扶贫”模式,及时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有关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委副书记赴卢氏县学习借鉴金融扶贫“卢氏经验”。

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春雨行动”。全面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助推贫困家庭子女立德成才、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完善医疗救助。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补充保险”3次报销基础上,实行4次报销政策,解决贫困群众大病报销及救助后余额费用造成贫困加重和慢性病覆盖面窄两个问题。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健康檔案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阳县、延津县创新健康扶贫新模式,成立了扶贫助残集中托养中心,把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纳入集中托养范围,努力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标。

“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新乡按照‘抓实、抓深、抓细、抓特的要求,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5个提升,确保着力实现产业帮扶措施全覆盖、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覆盖、实现群众宣传教育全覆盖。”贺海晨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养新乡残疾人
农户肉牛托养模式及成本分析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2020年起实施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出台
新乡产业集聚区转型问题与对策
新乡市游客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