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常州市艺术精品创作的一点思考

2017-12-27张宣逸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常州精品文艺

张宣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常州文化艺术创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借鉴各地艺术精品创作成果的基础上,着眼常州实际,对影视类、书画类、舞台艺术类创作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艺术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打造艺术精品、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坚持将精品创作“为民”“亲民”“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连续三年的“文化100”惠民活动,更是注重精品创作与本土、乡土相结合,既体现常州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和品位,不断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真善美。对于未来艺术精品创作笔者有一些思考,现概括如下:

一、 影视类创作既要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强音,更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懂、愿意看、喜欢看

如近几年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和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都是电视上热播中的精品,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党心民心。结合常州实际,我们可以精选市区内劳动模范和党员模范的先进事迹,或结合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常州名人,创作类似题材的电视剧、纪录片、微视频在央视播出,扩大常州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影响力。2011年市委宣传部的倾心力作《秋之白华》就是这样的精品,当时还荣获了中国电影华表奖最高奖;2015年又推出电视纪录片《青果巷记忆》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得到高度认可,该剧讲述了从青果巷走出去的名人大家,他们都是在各领域为造福百姓、国家解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常州名人;这次我市拍摄的电视人物传记片《刘国钧》在CCTV10《探索·发现》热播,也广受好评,这些都是推动我们文艺精品创作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二、 书画类创作既要继承传统特色,又要融入新元素、新亮点,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如当代青年艺术家米巧铭创作的《梵韵吉相系列》巧妙地将西方油画与中国画进行融合,充分运用俄罗斯写实油画手法,将山水画、花鸟画、佛教唐卡等传统古画作为绘画背景,精心创造出了以佛像、唐三彩等珍贵文物为核心的“中国画”。结合常州实际,我们既要继承常州传统画派和画风的优良传统,又要创新绘画内容和技法;不仅要在“留住乡土,留住文化之根”上下工夫,更要注重将新常州的现代风貌和精神绘入其中。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经验,一是去年市文广新局成功举办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书画展”,精选作品技法不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主题有历史先贤也有今人典范,有红色经典也有时代旋律,有借物寓情也有抒怀言志,让党员群众在艺术陶冶中铭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二是去年常州画家孟鹤群创作的《记住乡愁——“常州情愫”孟鹤群钢笔画作品选》,他在熟练运用欧美钢笔画技艺的基础上,揉进中国画的形式和技法,创新出淡彩钢笔画和宣纸钢笔画,将常武地区昔日的乡土文化标志和“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现代风貌美轮美奂地呈现给大家。

三、 舞台艺术创作出既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也要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

近期全国各地都推出了精品剧,有献身文保、坚守理想的原创沪剧《敦煌女儿》、有反映乡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儿童剧《大顺子吼歌》,也有讴歌共产党员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天巴舞剧《海河红帆》,还有体现对外友好交往的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近年来,常州市依托“文化100”惠民活动每年推出京剧、越剧、锡剧、滑稽、评弹等文艺演出100多场,引领道德新风尚、贴近生活“接地气”,让常州百姓共赏到了更多元、更精彩的舞台节目。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鼓励常州文艺工作者在“中国风格、常州特色”多下工夫,同时进一步丰富对外文艺交流活动。一是在讲究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高。要善于在创编和排演过程中发现美、培育美、引进美,注重从剧本、风格样式、舞台呈现、音乐编排上进行深度加工,反复修改、精打细磨,力求作品精益求精。创造类似原创话剧《钱算什么东西》、交响锡剧《天涯歌女》、弹词《江南第一燕》、滑稽戏《全家福》等精品剧目。尤其是我市原创大型锡剧《卿卿如晤》,经过近一年精心创排和打磨,年初在常州大剧院上演,情节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赢得了观众广泛好评。二是要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特色,扩大常州舞台“走出去”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打造品牌特色、彰显常州气质”,去年我市精心打造的大型锡剧《夕照青果巷》作为省优秀现代戏精品剧目进京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该剧巧妙地融入常州元素,以“老龄化社會的养老问题”为题材,唤起人们对老龄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剧情感人、催人泪下、发人深省,还在其他各省市巡回演出,影响广泛。三是要加大对外演出交流,把国际范儿“请进来”。去年我们以“常州国际民间艺术周”为契机,让“文化100”增添了国际化元素,7个国家近200名艺术家深入社区与市民同台演出、互动交流,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异域风情的文艺表演。今后,我们除了邀请各国的艺术团体来常演出,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国际艺术大师上门指导,丰富舞台形式和内容,提高剧团的演出水平。

猜你喜欢

常州精品文艺
常州的早晨
1942,文艺之春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