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

2017-12-27王国安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思考课程体系

王国安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市场、能力是其中两大不可或缺的因素。以能力为基础,结合市场导向,保证相关课程的基础性、针对性、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合理创建一个重视专业素质、强化职业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思考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职业教育拥有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同的地位。而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专业实干型人才的缺失,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

一、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学问化倾向,以及存在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传统职业教学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种种问题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为此,职业教育当下的重点任务是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工作技能,尤其是职业教学课程方面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基于此构建完整的体系。

傳统的职业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之中,一是就课程内容方面而言,主要讲授的是理论知识,实际教学中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在于学习知识;二是依照学科分类进行课程门类的划分,职业学校依照学科配置教材,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会制定课程方案与固定教材;三是在组织课程内容上主要依照的是知识逻辑关系,教师为保证知识具有良好连贯性,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考虑的主要是满足知识关联度需求,而不是符合职业的需要;四是就教学方式而言,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同样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开展知识传授,虽然安排部分的实践课内容,但是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授课方式;五是就评价方式方面而言,在评价学生的职业职能上主要采取书面考试方式,而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 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一) 以人为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是优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生产力;三是能够调控人的职业能力,是促进就业、转换岗位的关键途径;四是能够促进人自身性格的发展。

(二) 能力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学生能力为基础,结合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充分了解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根据需求来实时更新课程内容,使讲学课程的内容对应上特定的专业能力,改变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为满足特定的工作需求,结合对岗位的职业分析,总结出能胜任此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此为标准而制作的课程形态就称之为能力本位。

(三) 就业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又可称为就业教育或者谋生教育,为了能够实现就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是“放宽基础”,放宽基础的对象是针对某项特定职业,而并不是所学的某一专业,该特性要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考虑到未来学生对其所从事职业可能会出现的要求,并针对这些要求设置相应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转岗、应变能力。

二是“模块化”,所谓“模块化”是指在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职业建立的知识框架和专业技能,然后以获取职业资格为目标的一个学习的过程,该类课程结合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应用环境三大必需要素,能够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 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区域经济对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要想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培养高职院校人才,通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完善和管理来更好地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时候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优胜劣汰制度的实施必将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有关教师就应该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二) 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影响关系是相互的,很多时候区域经济对于人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自身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只有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才会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占据稳定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会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分工更加明确、细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的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开拓学生的视野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有力的保障。

四、 结语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规范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各地高等职业学校也在不断摸索、逐渐完善。在培养学生发展的时候应该全方面地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还应该考虑到区域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完善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建设,来更好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爱群,杨庆茹.关于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教探索,1999,(03):30-32.

[2]杨健燕.高等法学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95-98.

[3]王一群,王家营,李萌.基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鲁南经济区为例[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145-157.

[3]李守可,丛斌斌.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J].教育与职业,2014,(06):109-117.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思考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