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结构:优化行文线

2017-12-26崔翔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败笔伏笔议论文

崔翔

制胜策略

一、开头与结尾

1.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开篇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作文主题;或直接进入情节;或通过议论,直接点明主旨。

2.首尾照应。“首尾照应”是指在作文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时再加以相应的内容。首尾照应可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

3.卒章显志。“志”就是指作文的主题、中心。在作文结束时,考生将作文表达的感情加以重复和强调,既回扣主题、中心,又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作文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二、结构设置

1.并列式结构:即在表现作文中心时,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段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使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将一个人的几个不同侧面、一件事的几个不同方面、同一中心下的几件不同的事,从不同角度组织起来,共同表现中心。

2.连贯式结构: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一般需要使用线索将作文贯串起来。一般使用的线索有:(1)以物为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它的形象。(2)以人为线索。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外貌、动作、性格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3)以思想变化为线索。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要清楚。(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主要事件记叙要突出,次要事件要交代清楚,主次搭配要合理,叙述要井然有序。

3.递进式结构:彼此之间意思一层比一层推进,表示出從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常用于议论文的递进式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有一种递进式结构,一般称为时评式结构,具体方法为:引(概述社会现象或所供材料,引出论题)——提(提出观点,表明态度)——析(就事论事,浅层分析)——联(析实质、根源、危害、原因、影响、教训、解决办法等)——结(回应论点,再次强调)。其中“析”和“联”可以合二为一。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建议考生使用这种结构。

4.对比式结构:在论证过程中,将两种事物或观点加以比较分析,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阐述观点,无论是先正后反,还是先反后正,“反”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种结构常用于议论文。

三、伏笔与照应

1.伏笔。有伏必应,如考生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伏笔要做到让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宜前后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会使作文显得呆板。

2.照应。语句间、篇章间的照应,主要有时间照应、设问照应、前后照应、人或物照应等几种,这几种照应往往综合起来运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败笔伏笔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还原
改画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麦当劳危机公关的“败笔”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微澜尽处是狂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伏笔手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