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底回暖,方便食品行业价值链不断提升

2017-12-26编辑程子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速冻食品行业方便面

编辑|程子

筑底回暖,方便食品行业价值链不断提升

编辑|程子

方便食品作为中国食品工业中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历经多轮淘汰和洗牌,已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板块之一。2017年,是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形成产业规模后的第25年,也是这个行业在历经5年连续下跌后,筑底回升的关键节点。至2016年底,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三个重要行业为主体,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已拥有1802个规模以上企业,3915.1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5.55%,低于全国食品工业增速近一个百分点。其中,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行业以1802.2亿元的产值,同比下降1.1%;速冻食品行业以981.4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3.44%;米面制品行业以1131.5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2.2%;呈现出这个行业波浪形的发展态势。进入2017年,行业呈整体回暖趋势。

2017年9月6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现代食品产业。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一个新生行业,方便食品如何在创新与变革中谋发展,为业内关注所在。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以“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共议方便食品的健康转型和行业价值链的提升。近560位来自政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企业和科技界的精英共聚北京,共同交流和探讨行业关注的话题。此外,会上还集中展示了方便食品行业2017年的创新成果。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教授等多位专家,以及康师傅、统一、今麦郎、三全、思念、通用磨坊、安井、克明面业、日清、金光、正大等方便食品领军企业负责人悉数到场,这显示出行业对依托科技创新,共同发展的期待与合力。

方便食品行业走出低谷,消费升级促行业价值链提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会上深入分析了2016——2017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背景与特征。孟素荷指出,从2011年至2016年,方便食品规模企业总数增加80.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3.64%,但利润收入仅增长30.28%,2016年的利润仍处于2013年的水平。显示出方便食品行业竞争的激烈度。她认为,食品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推动力。而健康需求带来消费升级,也推动方便食品品质和价值的双重提升。尽管网络餐饮对原有传统方便食品市场形成冲击,互联网餐饮消费主体与原有方便食品消费人群高度重叠,但电商同样给方便食品带来了新的成长与竞争平台。在线上线下双引擎拉动下,2017年第二季度方便食品整体增幅创下新高。

中国的食品市场,正处于充满活力与变数的震荡中,而且是从理念、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物流渠道、销售方式“共振”的调整期。其变化之激烈,为10余年来所少有。多重因素使中国食品市场仍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但消费在升级,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加速了市场的细分,使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更具个性,同时,对品质的追求又前所未有地趋向一致。“上述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节奏,也必然波及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孟素荷如是分析。

方便面——有舍有得,向健康化、精品化提升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产量达362.4亿包,与上年的362.5亿包持平。销售额511.69亿元,较上年的490.91亿元同比增长4%。从1999—2016年方便面行业成长图上可以看出,2016年,全行业呈上扬趋势,行业发展艰难而稳健。

孟素荷认为,方便面行业在有舍有得中,牵引行业加速转型,有效实现了行业价值链的提升。领军企业康师傅已逐步走出“阵痛期”,在持续聚集经典产品、巩固优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上半年方便面收入102.72亿,净利润增长33.54%。在有战略眼光的“舍与得”中,实现消费升级,形成了对行业的正向牵引。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等业绩整体稳定,方便面行业的“江山依旧”。

2016年方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但环保压力加大。同时,创新使方便食品行业价格回归,整体价值提升。行业的共同行动,促全行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不断成长。此外,多元化的产品,形成了风味与品牌的差异化区隔。“产品创新、消费升级、调整价格,三大因素拉升2016—2017年方便面行业止跌回暖,实现了产业链的价值提升。”孟素荷认为,方便面企业在不同区位多元化产品的竞争,使竞争终于分出“赛道”,从价格战回归至价值竞争。孟素荷同时认为,中国方便面企业目前正进入重要的战略调整期,无论是统一的“弃低而专高”,克明收购五谷道场,均显示了行业面对市场变化的顺势而为。前期康师傅股价下跌,近期统一利润下滑,都是企业战略调整“阵痛期”必然经历的过程,无须大惊小怪。

专家们一致认为,展望方便面未来5年,中国方便面的发展,其总量不再会有大的增长,但价值会有较大提升。随着行业产品向精致化、多元化两个方面的延展,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

速冻食品——行业步入瓶颈期,“三国鼎立”之格局多年未变

速冻食品行业正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速冻食品48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566.05万吨的产量和981.4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6.96%和15.2%。在自2014年始连续两年下滑后,行业6.96%的产量增长,已艰难地扭转了下滑的趋势,而利润总额61.08亿元,15.7%的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会上深入分析了2016——2017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背景与特征。孟素荷指出,从2011年至2016年,方便食品规模企业总数增加80.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3.64%,但利润收入仅增长30.28%,2016年的利润仍处于2013年的水平。显示出方便食品行业竞争的激烈度。她认为,食品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推动力。而健康需求带来消费升级,也推动方便食品品质和价值的双重提升。尽管网络餐饮对原有传统方便食品市场形成冲击,互联网餐饮消费主体与原有方便食品消费人群高度重叠,但电商同样给方便食品带来了新的成长与竞争平台。在线上线下双引擎拉动下,2017年第二季度方便食品整体增幅创下新高。

中国的食品市场,正处于充满活力与变数的震荡中,而且是从理念、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物流渠道、销售方式“共振”的调整期。其变化之激烈,为10余年来所少有。多重因素使中国食品市场仍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但消费在升级,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加速了市场的细分,使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更具个性,同时,对品质的追求又前所未有地趋向一致。“上述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节奏,也必然波及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孟素荷如是分析。

方便面——有舍有得,向健康化、精品化提升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产量达362.4亿包,与上年的362.5亿包持平。销售额511.69亿元,较上年的490.91亿元同比增长4%。从1999—2016年方便面行业成长图上可以看出,2016年,全行业呈上扬趋势,行业发展艰难而稳健。

孟素荷认为,方便面行业在有舍有得中,牵引行业加速转型,有效实现了行业价值链的提升。领军企业康师傅已逐步走出“阵痛期”,在持续聚集经典产品、巩固优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上半年方便面收入102.72亿,净利润增长33.54%。在有战略眼光的“舍与得”中,实现消费升级,形成了对行业的正向牵引。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等业绩整体稳定,方便面行业的“江山依旧”。

2016年方便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但环保压力加大。同时,创新使方便食品行业价格回归,整体价值提升。行业的共同行动,促全行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不断成长。此外,多元化的产品,形成了风味与品牌的差异化区隔。“产品创新、消费升级、调整价格,三大因素拉升2016—2017年方便面行业止跌回暖,实现了产业链的价值提升。”孟素荷认为,方便面企业在不同区位多元化产品的竞争,使竞争终于分出“赛道”,从价格战回归至价值竞争。孟素荷同时认为,中国方便面企业目前正进入重要的战略调整期,无论是统一的“弃低而专高”,克明收购五谷道场,均显示了行业面对市场变化的顺势而为。前期康师傅股价下跌,近期统一利润下滑,都是企业战略调整“阵痛期”必然经历的过程,无须大惊小怪。

专家们一致认为,展望方便面未来5年,中国方便面的发展,其总量不再会有大的增长,但价值会有较大提升。随着行业产品向精致化、多元化两个方面的延展,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

速冻食品——行业步入瓶颈期,“三国鼎立”之格局多年未变

速冻食品行业正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速冻食品48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566.05万吨的产量和981.4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6.96%和15.2%。在自2014年始连续两年下滑后,行业6.96%的产量增长,已艰难地扭转了下滑的趋势,而利润总额61.08亿元,15.7%的增长,使行业明显回暖。

从市场来看,速冻食品市场“三国鼎立”的格局多年未变。从2016年速冻食品全品类市场占有率来看,三全、湾仔、思念三家企业占市场总销售额的64.4%。从2014-2016年速冻食品全品类市场占有率分析来看,传统米面食品多年未现大的、单品10亿元以上的创新产品,整体上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稳步发展,但利润率下跌。

孟素荷分析认为,速冻面米制品的行业结构已10余年未变,在总量未增的背景下,自我变革的力量明显不足。2017年,正大、中鹤等外来者的进入,避开了水饺、汤圆类“煮食”的红海,集中在包子、蒸饺、馒头、花卷等“蒸食”上发力并有不俗表现。蒸食类主食产品较易与餐饮集团业务类需求对接,大众消费者亦有需求。因此,外来者的进入有益于激活行业竞争。在创新与突围中,目前传统面米制品各企业对业务用市场的拓展都在分别推进且各有所长。而火锅行业则相反,业务用渠道(B2B)为80%,家用火锅料(B2C)为20%。目前速冻食品与餐饮行业的对接的主体为鱼糜、肉制品及千叶豆腐等,均有不俗表现。冷冻食品2017年市场有小幅回升,行业利润回暖。全行业对业务类市场的冲击在火锅料制品中形成突破,而速冻面米食品与连锁快餐业的对接将会有所进展。本次大会为此专设的“产业融合与需求对接——冷冻食品业务用市场的定位与标准化”,即为方便食品与餐饮业的对接与交叉提供了平台。

挂面行业——仍处产能扩张期,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与行业的价值提升同步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的统计,2016年,挂面行业以600万吨的产量及12%以上的增速,持续推进总量的上升,但产能扩张的节奏在24家主要企业中放缓。全行业以消化前期新增产能为主,又一批中小企业被淘汰,初步计算全国挂面企业总数已从2015年初的2000余家减少了55%以上,至850~900余家。

2017年,行业产能扩张的势头加速。其中,金沙河22条新线在9月初进入生产,已形成总计72条大线,日产3600吨的全球最大产能。在经历2016年短暂平稳后,挂面市场2017年下半年的激烈竞争,将对中小企业形成又一波强力挤压和淘汰,而大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尚不具备形成垄断的条件。”孟素荷分析指出,挂面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产品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不易区分,故难以形成不同品牌间产品的明显区隔,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行业垄断。与方便面康师傅一家占总量的36%不同,挂面前五名企业产量仅占总量的28%,前十名企业仅占37%,处于充分竞争期,行业的集中度仍待提升。

孟素荷分析2017年中国挂面的三个主攻目标为:一是提升规模效益,二是培育企业的品牌价值,三是加速对生鲜面市场的进入。她指出,中国市场的“大水养大鱼”是行业快速成长的土壤,而将挂面向“中国面条”这一更具传统与容量的领域延伸,将会形成更大的成长空间。

调味面制品(辣条)——“优生优育”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为目前销售额已达500亿元以上的新生行业,调味面制品(辣条)行业整体上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孟素荷认为,其主要问题是:体量增大但支撑体系脆弱,行业存在“消费者认知”及“标准建设”两大风险。目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正集结各方力量,帮助行业拟在2017年实现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的突破,以夯实行业发展的根基。

找痛点共破解,聚焦行业关注话题

大会期间,针对业内焦点和热点,分设方便食品中的油脂安全与营养健康评价、制面工艺创新与面制品装备发展、产业融合与需求对接—冷冻食品业务用市场的定位与标准化及专注创新、聚焦环保等4大专题,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讨论热点问题,为方便食品行业面向健康时代的转型,提供思路与出路。

其中,“专注创新、聚集环保”的专题尤为引人瞩目。作为方便食品行业的四大板块之一,咸味香精调味料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基本稳定的行业阵容和格局。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在经历过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的收缩后,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2016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658.68亿元,同比增长6.67%。行业逐渐向“细分专业、凸显特色、深耕不同领域”的不同路径发展,向“天然、味料同源、东方特征”的目标推进,市场资源正向优势企业倾斜。然而,咸味香精调味料行业在不断发展中也面临着“制约瓶颈”。

方便食品消费升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随着方便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作为食品行业中的新兴行业,方便食品企业该如何在创新与变革中谋求发展,如何在新模式和新业态中迎接机遇与挑战,已经引起了业内广泛的关注。在大会的领袖论坛上,业内大咖齐聚一堂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方便食品要以风味和健康为双导向,关注消费者的变化,加强创新提高品质,促成业内紧密合作的共识。

日清食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安藤清隆表示,网络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富有,既给方便面的便利性受到挑战,也要求方便面和有名面店产品的品质更加接近。无论是红烧牛肉面还是日式的猪骨面都为业界贡献了极佳的口味,因此未来口味的开发会成为一个焦点。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希表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懒”,因此企业应该在不同场景下为他们提供特定的产品,而非让消费者做出选择。

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群总经理杨寿正表示,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科技升级,使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各个公司都有非常坚强的研发能力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除了产品以外,外面的改变也会影响我们一些渠道场景。配送、消费行为等都会做出系统性的改变。

通用磨坊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曦表示,对消费者来说,食品有三件事不能改变,那就是一定要好吃,一定要健康,一定要安全。同时企业也面临了三大变化:消费群变了,经营模式变了,最重要一点是企业之间一定要紧密合作,让整个行业的同仁,能够互相分享所有的经验,把这个饼做大,这才是未来成功的方向。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研发长(CTO)陈应让表示,业界一个共同的课题是如何能够在进一步把中国老祖宗四千多年来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解决之道在于坚持把产品做好吃和扩大产品的销售定位。不过,目前方便食品面对的一大阻碍在于食品方面的谣言没有根除。因此业界可以共同携手,持续科普,把中国四千老祖宗的美食用最新的技术呈现出来然后反馈给中国的消费者。

思念食品-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鹏表示,无论是新模式、新业态还是新零售、新餐饮,都是基于技术上的突破和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要在行业里保持一个领先和领导的地位,需要一些非常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目前新零售和新餐饮发展非常迅速,小吃简餐成为整个餐饮行业最大的赛道。如何去适应小吃快餐迅猛的发展,准确的、快速的满足现在新的变化,给了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和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机遇。

“讲究色香味这是人的本性,这是变不了的。总书记也说过,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向往和追求,这两个在食品当中应该结合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说,产业未来肯定会更美好,但是我们要创新,要变革,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各个层次的需求。孙宝国认为,产业应该互相学习,还应该向消费者去学习。

猜你喜欢

速冻食品行业方便面
方便面
自制方便面
一碗方便面
方便面真方便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速度食品下的健康密码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巧煮速冻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