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影响企业产能过剩

2017-12-25李后建王颖

当代经济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能过剩

李后建+王颖

摘要:利用我国25个城市最低工資标准数据匹配到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 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产能过剩;国有控股;研发投资;员工薪酬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17(06)007912

一、 引言

西方主流经济学工资决定理论认为,劳动力价格具有成本与报酬的双重性质,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将会降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影响企业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大量文献提供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可能的渠道机制。例如,最低工资上浮不仅有利于调动低收入工人的生产积极性[1]、吸引更富有经验才干的求职者,还能通过改善身体营养状况增强工人的体力[2],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达到最优产能状况。其次,当市场产能过剩状况严重时,最低工资上浮会“倒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3],并通过创新、培训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4]。此外,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产生要素替代效应[5],即企业会投入更多资本来替代劳动力,这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4],推动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但最低工资上浮也可能会加重企业产能过剩。首先,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会减少非工资性福利[6],加大工作强度、延长工作时间[7],这会降低工人的体能、弱化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奉献精神,致使企业不能在最优水平生产。其次,最低工资上浮会引致市场劳动力供给增加,提高工人的保留工资[8],从而提高员工的流失风险,弱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为控制成本会缩减岗位、裁减最低工资覆盖范围内的劳动者,这可能会导致工人技能互补效应的减弱,不利于企业创新与技术进步[9]。再次,最低工资制度实行后,只有企业支付的工资高于工人的保留工资时,才有可能激励那些有公平偏好的工人付出较多的努力[9];而最低工资上浮在增加劳动者实际工资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者的道德风险,可能导致工人努力程度的降低[10],从而降低企业的产能效益。此外,最低工资上浮会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拉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这会引致市场生产与消费错位,企业持有大量非意愿存货,加重企业产能过剩[11]。究竟最低工资上浮缓解还是加重了企业产能过剩,现有研究并未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基于既有文献的缺陷,本文试图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略有贡献。首先,本文拓展了现有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研究。现有研究大多从市场机制[1213]、信贷配给[14]、产业政策[15]、投资策略[16]、政府作用[1718]等角度探究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鲜有文献基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视角,研究劳动力市场规制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拓展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的劳动力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其次,当前我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加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寻求发展新出路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企业产能过剩发生机制的认识,还可以为企业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提供参考。二、 理论和证据

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政府管制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上浮会使劳动力的相对成本增加[1920]。通常地,企业会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投入[4]、减少非工资福利[7]等各种策略应对成本上升、利润缩减的压力。本文关心的是,最低工资会不会通过作用于企业的成本与要素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现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理论和间接证据。面对最低工资上涨带来的高成本压力,一方面,企业会投入更多资本来替代劳动力,淘汰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线[4],从而提高企业机器运转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最低工资上浮会“倒逼”企业投资更多无形资产、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21],使企业生产不断接近最优水平。其次,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激励企业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机器设备的熟练程度[2223],同时促使企业加强生产的监管力度来提高工作绩效与业务效率[2425],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倾向于进行规制之内的资源投资与生产,这也有助于规避因过度投资引致的产能过剩[17]。

大量文献探讨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可能缓解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StiglitzSalop离职和劳动力转换模型表明[2627],劳动者报酬上涨带来的较高收益能有效降低员工流动率和劳动力转换率。而较高的员工流动率会降低企业的凝聚力和信任度,不利于建立稳定的雇佣关系,也会影响企业产出。Akerlof and Yellen研究认为,高工资会增加工人失业的机会成本,从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8]。Kleinknecht通过调查荷兰企业与当地的最低工资政策,发现最低工资会导致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替变慢,降低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从而阻碍企业创新、降低企业产出效率[29]。Bassanini和Ernst使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跨国数据,发现较低的工资增长率会降低企业的研发密度,而劳动力就业保护政策会激励企业增加在职培训[30]。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能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支出、加强职工培训,从而提升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整体素质,优化企业生产状况。Vergeer和Kleinknecht指出,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本来替代劳动,而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企业的研发与创新。特别地,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较为敏感,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促使此类企业增加更多的资本和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31]。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
“一带一路”引领河北顺利实现过剩产能转移
基于管理会计的视角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探析
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产能过剩化解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现状、原因及化解对策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机械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危机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