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与提升策略

2017-12-25曾桂生罗胜联童永芬罗旭彪邹建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考核机制本科教学质量评价

曾桂生+罗胜联+童永芬+罗旭彪+邹建平

摘要: 目前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严重,存在选题不适、缺乏科学性、抄袭或造假严重、缺乏深度等质量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时间精力投入不够、科研训练明显不足、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督等。提高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必须采取严抓思想工作、强化“质量意识”,前置论文写作、提供时间保障,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训练,创设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严格的考核监督等措施。从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采取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来看,突破理工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关键在于有效激励学生和导师,严格考核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本科教学;毕业论文;论文质量;质量评价;改进措施;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6-0057-06

收稿日期:2017- 07-16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改革课题“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精细有机合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XJG-16-8-19);南昌航空大学教改课题“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JY1609)。

作者简介:曾桂生(1977-),男,江西宁都人,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罗胜联,南昌航空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童永芬,南昌航空大学讲师,博士;罗旭彪,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建平,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培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措施[1]。本科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能够对所学过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深化和检验,其查阅资料和检索信息能力、提炼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将得到全面的培养,有利于其在所学专业领域快速成长。近年来,部分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令人堪忧,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2]。因此,对如何提升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试图通过分析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及其原因,并以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对其它高校理工类专业有借鉴作用。

一、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困境

普通高校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陷入严重困境,尤其是写作中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削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不适。有些毕业生为求有内容可写,论文题目过于宽泛,大而空洞,漫无边际,毫无针对性,完全不聚焦,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浮于表面,接触不到问题实质;或者仅仅为了自己能够驾驭,选题过窄,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或者选题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违背毕业论文写作应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原则,学生自己也不熟悉,无法驾驭,论文质量可想而知;或者选题缺乏新意,老题老作,所论已是多年前别人论及的旧题,步人后尘,人云亦云,没有丝毫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既无理论意义,又无实际应用价值,不适应科学前沿或企业应用的要求。

2.缺乏科学性。许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为:由于文字功底不够,表达能力欠佳,出现语句不通、错别字多的问题;因为理论思维能力较差,导致结构不合理、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的问题;因为专业基础不扎实,出现违背科学原理,不符合客观实际,结论明显错误、论点站不住脚的问题;因为缺乏严格学术训练,出现格式不规范,引用不注明来源、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甚至字体大小全文不统一等等问题。

3.抄袭或造假严重。许多本科生对毕业论文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不端正,加上时间匆忙,实验条件不好,研究意识薄弱,创新能力较低,试图通过几篇文献复制粘贴,东拼西凑,甚至几乎完全抄袭某一篇论文[3],或者自己根本没做实验,数据造假,论文毫无新意,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4.缺乏深度。许多本科生没有调查研究,没有认真做实验,材料和数据贫乏。还有大量论文虽使用了很多材料和数据,但却只是对材料和数据的简单罗列和堆砌,缺乏深入分析和提炼,导致浮于表面,深度不够,没有自己的鲜明观点、独到见解或科学创见,论文质量不高。

二、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严重问题,质量亟待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在多年从事教学管理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我国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陷入质量困境,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首先是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益处很多,作用重大,但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认为写得不好也照样毕业,写得好对找工作和升学也没有帮助,因此思想上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这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据某第三方机构独立完成的报告数据,近年南昌航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与全国非“211”本科基本持平,然而应用化学专业仅为55%①。有些学生对这一学科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清楚学习之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科研能力没得到应有的锻炼,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不放在心上。而即使是平时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也相当部分忽视毕业论文的认真撰写。这样,论文质量低也就在情理之中。相关调查结论也完全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是部分导师对严抓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要,本科生做不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所以不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认真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其具体表现为:指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不管不问,或者敷衍了事,甚至让研究生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因此,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论文选题是否合适、提纲是否完善不加以认真思考和讨论;对实验是否科学、设计是否合理不加以认真指导和点拨;对写作是否规范、是否抄袭造假、是否按计划及时完成等不加以全程严格监督和检查。这样,学生没有得到悉心指导,没有受到严格监督,导致论文质量不高。endprint

2.时间精力投入不够。由于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学生不得不把找工作或考研放在第一位,且大部分高校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4],而这一阶段,有些学生频繁外出参加求职招聘,有些学生忙于准备研究生复试[5],还有些学生忙于实习,主要精力完全偏离,情绪比较浮躁,很难有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上来。从导师方面来说,当前部分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各种量化考核指标也较多,再加上每年这个时间段是很多科研项目申报的高峰期,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过多,分身无术,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3.科研训练明显不足。理工类毕业论文进行的实验是比较耗钱的,对于科研经费较少的老师也是不小的负担;大部分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少,致使部分實验只能少做甚至不做[6]。另外,实验场地不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共用实验室和常规仪器,专用仪器和设备更难以让本科生操作。加上本科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缺少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没有很高的科研意识,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做实验,导致论文部分数据只能来源于同门师兄师姐。本科生科学实验训练不足,直接影响其毕业论文质量。

4.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督。一些单位在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学生、导师之间缺乏交流,论文审阅工作没有监督机制,导致论文撰写流于形式;学生完成论文时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导致论文质量下降[7]。而答辩过程难免走过场,主审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详细的检查,因此,答辩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困境的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1.严抓思想工作,强化“质量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定一个人学习工作的态度和方法。如前所述,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少学生和导师都是思想上发生偏差,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因而没有认真对待、严抓质量,这是许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严抓思想工作,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要让院系领导、指导教师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是提高院系和学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其次,院系领导、指导教师、辅导员等要经常对全体本科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四年所学及素质、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评,是对自身多种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极佳锻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写作。

2.前置论文写作,提供时间保障。院系必须科学安排本科毕业生论文写作时间,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进行选题、搜集资料、思考和研究的时间,给导师留出足够的指导时间。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发现兴趣爱好,加强引导培养。导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所设的专业课程,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不间断地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并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应用型作业、小论文、专题设计、设计竞赛、调查研究报告等,通过小课堂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第二,设置课题群组,提前科学选题。要建立由相关研究方向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在选题过程及科研阶段组成团队,选做综合性的大课题,打破“一人一题”的制度。教师可以指导不同的学生,每一位学生完成的内容不同。同时,导师发布的选题应该符合当地特色、行业特色、与生活或企业相关,提高学生兴趣与主动性。最近几年,南昌航空学院对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约占40%,诸如日用洗涤剂的研制、汽车清洗剂的开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题占40%左右,诸如有关稀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鄱阳湖水质的检测等;与学术前沿相关的课题占20%左右,主要围绕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新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等课题)进行。例如,如果有学生对日用化工产品的研制比较感兴趣,导师便侧重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文献,早日选定相关的论文题目。这样,既能让学生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选题,又能使其有足够的时间撰写提纲、进行科学实验,和导师交流沟通、分析讨论,最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3.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条件,使本科生提高学术水平,是提升其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举措。

第一,激发本科生浓厚的科研兴趣。以“挑战杯”“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为龙头,将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技竞赛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邀请化学及相关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科前沿或实际工程讲座和报告(图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形成涵盖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助手、实习、素质拓展实践等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在以上环节中,学生通过听讲座和参加教师的项目,可以了解教师的科研思想来源、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以及专业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指导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拼搏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科研魅力,激发科研兴趣。

第二,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南昌航空大学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学科为目标,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始终把高素质学术团队建设、高级别项目申请与实施、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培育作为工作重点,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三年来,该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师已争取到各类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项目37项,累计科研经费2 000万元;申请专利30项,获得授权1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该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5年开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级课题的逐渐增加,到2016年达到54%(图2)。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加及科研实力的增强,毕业论文选题中科研融入比例也急剧增大,由2010年的19%提高到2016年的85%。这充分说明,科研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题范围和实验所需的经费支持,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非常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endprint

而且,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专业特点,近年来,南昌航空大学理论研究课题类型比例逐渐降低,应用研究类型的课题比例逐渐上升,后者由2005~2010年年均35%,提高到2010~2016年期间基本稳定56%左右。同时,本科毕业论文课题类型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尽量结合江西地方经济发展,体现学校航空特色。2016年,该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江西稀土相关的占30%,与鄱阳湖流域相关的占25%,与航空相关的占20%。这些举措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生,从而更好地为江西区域和航空领域输送更多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本科生人才。

除此之外,针对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验平台完全孤立以及各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导致资源浪费、共享平台欠缺、校外高水平实习基地偏少且开放化程度低等问题,按照对内重组优化、对外吸纳开拓的思路,南昌航空大学将基础化学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构建了高度开放与共享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积极与省内外化学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生产实践一线进行锻炼,接触实际工程问题;打破教学实验平台与科研平台壁垒,充分利用并依托学院的强大的教学科研平台条件(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实验室、基础化学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等),组建了集成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中心,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基地保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校最终构建了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多样化、集成化、现代化、开放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自身优势,使得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多赢的合作[8]。高校可利用本身的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技术和信息服务,可以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攻关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或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积极加强与更多的航空企业和江西支柱产业企业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半以后,学校选拔立志服务航空企业和江西地方经济建设、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半年联合培养,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着重培养符合航空企业和江西化学化工及材料类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4.创设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严格的考核监督。针对毕业论文过程中只关注学生而忽视更好地激发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南昌航空大学创设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双主体的作用[9],形成了双向驱动、多向结合的激励机制,并坚持过程控制机制,完善考核监督。具体包括:

激励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跟踪教师的科研方向。学生自主寻找的研究方向,学院或导师给予资助,作为课外创新科技竞赛的内容,也可以用于毕业论文,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实践的良好学风和氛围。这一方法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为了避免出现书本化、单一化的问题,导师可以设置多个选题题目,然后对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进行创新,毕业论文向多样化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效果。

激励导师。当前很多高校都是根据导师所带学生人数付给报酬,很大一部分导师工作态度端正,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导师工作积极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将导师日常教学工作纳入到考核当中,还要将导师的指导情况、学生的毕业论文完成质量情况作为考核内容,避免在考核中失去公平性。除此之外,针对表现优异的导师要制定合理性的津贴补助、评优晋级政策。对于教师,在岗位聘任中增加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硬性要求;在职称评定和荣誉申报等方面增加学生培养的分值;加大对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及宣传报道力度,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激励教师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从而形成双向驱动、多向结合的激励机制。

严格考核。在学生已经选定课题进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导师进行管理,确保导师在教学工作中,按时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10]。学校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次毕业论文进度登记表,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导师要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争取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其出现的疑惑加以引导,让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避免在一些环节耽误过多的时间。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而言,学校应对约束性题目进行控制,降低在题目中所占的比例。在进行毕业论文考核和答辩过程中,各个高校职能部门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论文题目设立情况,制定科学的质量检查指标,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检查落实。为了提高答辩质量和效率,高校应完善答辩管理制度。作为基层系部,应增加答辩资格审查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适时推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强化形式审查和督促学生按相應格式要求,提高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减少低水平错误;为了保证评定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应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和论文盲审制度;增加答辩人的答辩时间,改变评分结构,加大答辩小组成员成绩权重。作为答辩小组,应适当增加答辩次数,把一次基本通过或全部通过变成分批通过,增加学生答辩压力和动力;答辩结束,应当场公开答辩结果,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另外,要动员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旁听,让他们提前感受毕业论文答辩的过程,增强认识,这样做也会对答辩学生产生无形的激励效应。作为答辩委员会,应对各个小组成员的答辩评分情况进行跟踪评审,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做法,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形成了本科生专业兴趣非常浓厚、科研能力大大增强、毕业论文质量快速提升、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的可喜局面。近5年来,学生获得28项省级以上课外科技或学科竞赛奖励,实现了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决赛一等奖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零的突破,学生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表1)。该校化学类专业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学科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了多项南昌航空大学的新记录。近5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达2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毕业率、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9%、95%以上,85%的学生毕业时通过了大学四级水平考试,30%的学生通过了大学六级水平考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超过90%。endprint

从我们的做法和成效来看,突破理工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有效激励学生和导师,充分发挥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使其强化“质量意识”,保障写作时间,加强科研训练,接受严格考核,加强有力监督。如此,最终形成引导学生与引导教师相结合、兴趣爱好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外部压力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向驱动、多向结合的激励机制,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能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学道,邓道贵.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7):61-62.

[2] 牛义,王志敏,宋明,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85-188.

[3] 邓永荣,闫万珺,吴玛佳,等.地方高校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调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9):195-199.

[4] 赵丽新,杜溟,陈明何,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1):56-58.

[5] 吴珍,张弦,庞晶琳,等.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117-118.

[6] 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4):107-109.

[7]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8] 李圣君,尚军亮,贾成净,等.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7(13):39-41.

[9] 陈力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长效机制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6(5):33-37.

[10] 李静梅,刘杰,张国印,等.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7):106-107.

Abstract: The present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es sees a sharp decline at ordinar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these the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unsuitable subjects, lack of a scientific basis, serious plagiarism or fraud and shallow illustration. We find out underlying factors accountable for these qualify defects, which include students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deviation, insufficient time and energy input, short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lack of an effective supervis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such as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work strictly, raising "quality consciousness", teaching thesis writing methods in advance, providing enough time, integrating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implementing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effects of these measures, the key to quality improvement is to effectively motivate students and teachers, examine theses strictly,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In this way,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es could be improved steadily.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graduation thesis; quality; quality assessment; improvement measure; evaluation mechanism

(責任编辑 李震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核机制本科教学质量评价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当前铁路客运企业盈亏总额考核机制探析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