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的技术进步

2017-12-25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游历兵工厂英国人

晚清国门是被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的,从中看到中西之间兵器制造技术巨大落差的一些中国人深受刺激,率先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依旧闭目塞听的清朝统治者对此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直到20多年后,迫于内外困局,焦头烂额的清皇室才勉强起步,开始允许引进西方的技术,兴办近代企业,旨在以此支撑日趋衰弱的统治。此禁一开,再难倒退。因为江南制造局(今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等企业所引进的西方生产技术的先进和高效,有目共睹,即使那些竭力反对西学的守旧势力也理屈词穷,“奇技淫巧”的谩骂,实际上也承认了技不如人。江南制造局成立后,一直是中国工业的骨干企业,尤其为晚清中国近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贡献良多。1898年,实地游历的英国人记述:“厂前临黄浦江,水道利便,码头极好,傍设小船坞,以为修造船只之用。又有一起重之机器,可起六十吨重之物。厂中又设小铁路,通人力车,以资运送。该厂所用机器及各种器具,皆为英国所造之物”;“该厂自能炼钢,自能仿制各种器物,但以三十吨重为止,再重则不能自制矣。”

一批中国早期技术工人也在这里应运而生,史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这些技工人为日后上海其他工业部门的兴办及中国其他城市近代工业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专业人员的支撑。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从沪粤闽等地雇来工匠,開办了云南机器局,制造弹药并修理枪炮。1890年投产的贵州青溪铁厂,也从“上海采购机器招募匠工”。1906年,在华游历的英国人布鲁斯记述:“兰州有一个雇用了约100人的兵工厂,由一名曾在著名的上海兵工厂培训过的工头看管着。每名工人每月的薪水为8两银子,这在中国是相当丰厚的。”

(摘编自《技术进步与晚清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17年第8期,作者:戴鞍钢)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历兵工厂英国人
斑斓纵横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游历阳光西班牙
梦游
谈天气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