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校企一体化理念的应用

2017-12-25孙志明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机械校企实训

文/孙志明,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之夜能力的人才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学的结果展示为学生能够胜任某一领域的工作,也表现在学生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这一方面。然而,目前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高职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与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不符合,导致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改善高职教学理念,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之必须。

1 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现状

机械专业是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专业,该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各类机械操作、检修和制造方面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时,以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程为两大主线。在理论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机械工业相关原理以及基础知识,实训教学则以进入工厂和企业进行实际的机械设备制造、维修和应用为主。实训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误区,即以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的实际操作为主,而不以目前我国机械行业的职业发展为基础。这导致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训的内容不一致,学生技术能力发展存在“断层”,不利于学生整体的职业能力发展,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校企结合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实训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在机械专业中广泛应用,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一致,使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结合,将校企一体化理念应用在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2 机械专业教学中校企一体化理念的应用

校企一体化理念的应用是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深化的表现,具体来讲,就是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希望来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使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深化培养,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需要完全契合。对于高职机械专业来说,校企一体化理念的应用,是解决目前教学问题,充分实现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2.1 以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

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走向是进入重工业行业,从事机械生产制造、维修以及应用的相关工作,则这些工作对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要求,应该作为机械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校企一体化教学理念中,表现为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为教学的目标。这意味着,机械专业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各种机械运用与维修问题进行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以企业生产要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教学一体化,而不是只注重对各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将实践教育当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校企一体化教育的重视,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目标。

2.2 借鉴企业管理方法改革教学管理

高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实训对机械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不佳,其原因之一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完全不一致,甚至还存在冲突。例如,现代教育以人本教育为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要求全体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因此,在机械专业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冲突。而校企一体化的理念的深化意味着,既要在学生教学中展现出学校教育与企业经营的一致性,又建议推行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法,不仅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方面形成校企合作,在学校管理发展方面也形成校企合作,简言之,就是将企业管理的方法借鉴到机械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将企业组织发展的理念引入到机械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来。例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也采用企业的“绩效考评”方法。这些合作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逐渐适应企业管理,在日后的实习中能更讯入地融入到企业,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式。

2.3 推行学徒制实训方式

现代学徒制讲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以紧密的师徒之间的联系形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寻求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校企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实训形式应加以深化,即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实训,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学徒”的位置。在现代学徒制的指导下,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大化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时间,不止在机械专业第三年实训的时间内采取校企合作,而是从学生甫一入学就进行校企合作,以“学徒”的身份加入到企业的经营中,通过长期跟随企业优秀员工进行实习,观察机械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和在企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在三年的高职学校学习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在教师和企业指导员的共同帮助下,进行机械专业的相关学习,做到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一体化理念是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以及实训等各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目的在于使高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活动的结果与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相匹配。校企一体化理念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机械专业教学机制、教学管理过程以及实训教学的安排,从而实现对机械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

[1]徐敏.试论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校企一体化理念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7(05):115-117.

[2]刘婷婷.校企一体化理念在高职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07):114-116.

[3]马俊.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机械专业教学水平[J].考试周刊,2017(12):119-120.

[4]滕冠.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轻工科技,2016(05):112-113.

猜你喜欢

机械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调试机械臂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