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农谷” 转“结构” 调产增收显成效—记山西省太谷县农委开创调产增收新路子

2017-12-23

今日农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太谷县农谷农委

□记者 辛 霞

促“农谷” 转“结构” 调产增收显成效—记山西省太谷县农委开创调产增收新路子

□记者 辛 霞

编者按: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农委以农谷建设和脱贫攻坚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一个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核心,吸引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农业样板区、示范区的“山西农谷”为目标。2017年,积极着手探索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主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拉动,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建设全省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和功能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村发展新动力。

由于太谷县农业基础仍较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特色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聚效应,为了更好地开展山西农谷建设,太谷县农委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在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调产增收取得显著成效。太谷县农委是如何实施的?在实施过程中又如何落地的?目前,调产增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哪些改善?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深入太谷县农村进行了实地采访。

引品种 做示范 树典型 调产增收成效显著

太谷县北六门村一直以来都是太谷有名的红薯种植基地,--由于紧挨乌马河,当地的沙瓤地质条件-非-常适合红薯的种植。一直以来,“北六门红薯”都以其品质优、口感好,远近闻名。

这两天,北六门村常发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海忠正忙着在自己的8.04公顷红薯种植基地-里收获红薯;忙着与收购商签订收购合同。记者来到他的地里,一排排新鲜出土的红薯静静地躺着,等待着农民们整理装箱。

常发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海忠(左一)给记者介绍情况

太谷县旺丰源种植合作社刘卫明(右一)介绍种植情况

看到记者,正开着薯类收获机的刘海忠脸上露-出喜色,停下手中的活,忙跳下收获机。“看看今年我们种植的红薯大丰收了,这都得感谢政府的扶持,要不是县农委引进新品种,_在品种和技术上帮我们解决难题,扩大种植面积,我们今年怎么可能大丰收呢!”刘海忠笑着跟记者攀谈起来。“以前一直都种植的是传统品种‘太原红’,种了好多年,从今年年初,在县农委的引导和帮助下,我开始种植新品种的红薯,把红薯面积扩大到120亩,从品质到产量都大大提高,从原来的亩产4千多斤提高到了6千多斤,收益就更不用说了。”

据了解,在常发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刘海忠的带动下,北六门村种植红薯面积从13.4公顷扩大到67公顷,大大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不仅如此,种植的新品种全部喷施了富硒肥料。产量上去了,品种上去了,营养价值还高,这大大拓宽了红薯的销售渠道,极大地提升了收益,受到当地农民的青-睐。

随后,记者又驱车来到了任村乡段村。据了解,这-里也是--重要的红薯调产实施基地。2017年,这-里的红薯面积在太谷县农委的大力引导和示范带动下,大大减少了玉_米种植面积,扩大红薯种植面积。目前,调产面积全村已达到67公顷,是原来玉米收入的10倍。

任村乡段村刘卫明是段村最大的红薯种植大户,这-里的33.5公顷基地全部是他流转的,他不仅是这-里的村长还是旺-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远远望去,满眼的红薯基地一片丰收的景象,刘卫明正在组织村民收获红薯。奇怪的是这-里的红薯苗都没有根,这样的苗子能成活吗?见到记者,他停下手中的活满面笑容的走过来,记者带着先前的疑问与刘卫明攀谈起来。“我一直是个种粮大户,流转的500多亩-土地-里-十_几年来一直种植的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这_几年粮食价格逐年下降,利润越来越低,为了增加收入,年初在县农委的引导下,调整了种植结构。这不,今年一下就种了500亩红薯。苗子都是县农委给引进的新品种,这苗子是高剪苗,产量大,脱了毒的,品质也好。村-里的-土壤适宜种红薯,它带沙性,结-出的红薯比较大又好吃。我还搞设施农业建了不到300亩拱棚。今年,红薯大丰收,亩产七八千斤,亩纯收入可达到3 000多元。同时,在红薯垄沟-里套种一行黑芝麻,每亩有600元的收入。玉米除了开支,一亩地也就能收入三四百块钱。这我能不高兴吗!”说完,刘卫明拿起一个红薯递给了记者。记者仔细看了看,这-里种植的红薯的确比传统的品种品相好。据了解,这里种植的品种———脱毒“农谷-里外红”口感软甜,紫皮桔红肉,结薯早、耐贮藏,可拉长上市时-间。每0.067公顷产量可达三四千千克,种植效益特别好。而且这种品种是天然富硒,硒含量是普通薯的10倍多,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太谷县一直是全省的农业大县,除了设施蔬菜、规模养殖、苗木花卉、干鲜果业以外,一直以来农业结构上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4万公顷,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也主要依靠玉米。2016年,玉米价格大幅波动,价格一度降到了低点,这给当地的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农民种地该种什么成了农民最头痛的问题。

大田种植什么能挣钱?玉米能不能再种?面对市场经济对粮食种植给农民带来的警示。2017年开春,太谷县农委积极探索农业调产之路,迎合市场经济的挑战。1.3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必须减少,只有寻求新的种植品种,迎合市场需求,通过调产才能摆脱农民种粮不挣钱的困局。农业发展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种植结构,走转型调产之路,太谷县农委带领全县农民大兴农业转型发展之路,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从国内外引进14个新品种,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烤薯品种、淀粉加工品种、紫薯等适合国内种植的脱毒品种。在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下,全县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了0.1万公顷,实现了调产增收,农民收入再创新高。

脱毒“农谷里外红”品种

引技术 找方法 解难题 多管齐下为增收

移栽机作业现场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了农业发展实施供给侧改革的主导思想。在太谷县农委调产增收引领带动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上下功夫,以市场经济的角度,大力引进新品种的同时-引入和推广薯类种植和技术及机具,引导农户改变种植结构。这不仅调整了生产方式还同时解决了播种到收获等的一些列影响增收的农业难题。

覆膜机作业现场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红薯种植模式,各个种植环节以人工种植为主,费工费力,因此种植规模有限,而且品种单一,太谷县农委为了推动红薯产业发展,下大力气从品_种、机具、种植工艺、收获后深加工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引进了早熟型、烤薯型、食用与淀粉加工兼用型等14个品种。改善了传统的种植农艺,改小垄种植为大垄种植,便于机械操作。引入了起垄铺膜机、注水移栽机、薯类收获机,实现了红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操作,实现了红薯平均每0.067公顷产量可达3千克的目标。

红薯种植大户刘卫明说:“在红薯种植期间,自己也遇到很多难题。当时,一想到人工成本我就发愁。用的人工多,开支大,用人难,着了急连人都雇不上,又得拉水,又得人工起垄,铺膜,光工钱一亩地最少也得三百五六。”

就在刘卫明左右为难的时候太谷县农委农业技术人员找到了他。通过引导他使用新的农机技术,通过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帮助刘卫明引进了薯类种植的多种农业机械,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来解决用工成本高的难题。

“农业技术人员看到我的情况,结合产业特性,给我引进了铺膜机,起垄机,打孔注水机,还有薯类的收获机,几乎都用机械化。用上这新机械后,种一亩红薯的费用顶多120元。”

刘卫明是太谷县农委培养的薯类规模种植大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开启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大大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使得全县在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调产增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期,太谷县旺丰源种植合作社已建成2 400立方贮藏窖,定购全自动红薯淀粉及薯条加工生产线各一套,在太谷县农委的支持指导下,开创出一条红薯深加工产业链,增收致富全面落地开花。

猜你喜欢

太谷县农谷农委
2021年晋台特优农业农谷论坛举办
山西农谷大讲堂开课
山西农谷:让『好米』变『名米』 『名米』卖『好价』
“南菜北种”花开农谷
PV100防水卷材在太谷县人民医院住院楼项目的应用
省农委离退办认真做好2017年度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帮扶资金发放工作
太谷县城区老年人门球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山西省太谷县普及发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2016年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圆满收官
山西·太谷壶瓶枣获国家地理标志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工作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