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创云:砥砺奋进 逐梦前行

2017-12-12郝建玲

今日农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山西省学会玉米

文/郝建玲 李 岳

王创云:砥砺奋进 逐梦前行

文/郝建玲 李 岳

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给功能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漫漫长路,就如同一次长途旅行,有朋友的加油鼓舞,有纸醉迷金的诱惑陶醉,亦或有旁观者的冷嘲热讽……只要心中有彼岸,我无所畏惧,时光流逝,风华依旧,何不勃然启程,纵使风云突变,我亦心如磐石……

——题记

潜心钻研 坚持不懈

在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大厅,记者见到了期盼已久的王创云老师,高鼻梁、小嘴唇、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外加一头乌黑的亮发,一袭棕色的风衣,整个人显得好不精神呢!寒暄之后,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始了今天的农科院之旅……

1999年7月,王创云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作物专业优异的成绩让他顺利分配到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所里,初出茅庐的他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一心要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由于刚毕业,理论知识多,实践比较少,他不怕苦,不嫌累,经常到基层做技术服务工作。王创云渐渐感到: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请教,总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需要与人探讨,总会有许多新的技术成果需要有人去普及推广......

而这一切都能在学会里得到帮助和解答。于是,他就主动参加学会各项活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会整理资料,积极参加省委扶贫工作队,宣传科普知识,推广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帮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2003年4月10日,由于王创云出色的工作表现,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年仅27岁的他全票当选为省作物学会副秘书长;2011年12月13日,全票当选为省作物学会秘书长。在这些光环和荣誉之下,王创云并没有迷失方向,更加奋力向前,努力为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省内推广 省外传播

2008年王创云在清徐县王答乡、集义乡、徐沟镇、孟封镇、西谷乡、柳杜乡六个乡、镇组织实施了737公顷先玉335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承包。6个乡镇737公顷玉米生产田总产量831.03万千克,比前三年总增产了108.44万千克,总增产值151.82万元。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009年,带领山西省专家团队参加了由国家民委、中国科协、科技部、农业部四部委和内蒙古政府首次联合组织开展的“百名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进通辽”活动,活动期间,王创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兵分9路分赴各旗县传经送宝。帮助广大农牧民掌握科学生产技能和科学生活方法,提高科学素质,促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通辽市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用水、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机械化程度较低,由此引起了成本过高、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2015年,王创云主持国家十三五行业专项课题“东部丘陵区玉米小麦艺机一体化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提升与应用 (黄土高原小麦玉米油菜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目前,该项目已在山西五台县建立了旱地玉米高产创建的集保墒、施肥、密植种植方式为一体的标准化试验核心示范基地67公顷,推广335公顷,技术辐射应用3 350公顷,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为我省的有机旱作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功能农业 助力未来

谈起功能农业,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了解,在王创云专家的谈话中我们才知道,是中科院院士赵其国提出的,所谓功能农业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工程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简单的说,功能农业就是要种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其核心价值就是生态和高值,这与王创云长期从事的农业生态研究不谋而合。王创云义正言辞的说:“现在好多产品都打着功能农业的旗号,在生产富硒产品,他们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功能农业,更不知道人体每天需要多少,却每天在喊着口号愚弄百姓,为此我十分痛心,更有许多担心。”记者说:“专家,那您帮我们普及一下知识吧。”“人体每天需要60~250μg的硒,而中国人只有40μg,距离极低值还有一大截。现在富硒产品硒含量极低,他们甚至直接利用无机硒肥来达到产品含硒的目的。孰不知无机硒肥会破环土壤,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价值,而且过量的硒对人体是有害的。”王创云严肃的说。记者说:“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在的藜麦也特别火,前段时间央视专门采访了你们的团队,你给我们说说藜麦吧。”王创云幽默的说道:“说起藜麦,我们要先说宇航员。由于太空不像我们地球,它不能进行很好的荤素营养搭配,而且带的东西较多宇航员也飞不起来呀。于是乎人们就急需找一种既能保证人体营养,还要方便携带。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全营养作物——藜麦。藜麦是典型的功能农产品,它的出现为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在2015年的时候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了藜麦的种植研究,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与华青藜麦公司选取了两个藜麦品种,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太空辐照育种。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进行了藜麦种植,实现了脱贫致富,我感到特别欣慰。”就这样一位公务繁忙的科学家,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家庭。他总会时刻关心妻子,照顾孩子,把一切都打理的仅仅有条。因为他明白这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好丈夫、好父亲。我为能认识这样伟大的人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访谈的最后王创云说道:“功能农业是一个新项目,是一个好项目,是一个有潜力的项目,我必须用严谨踏实的态度将功能农业在山西的市场挖掘出来,实现科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让功能农业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为精准助力脱贫工作贡献自己独有的价值。”

习总书记曾说过:“没有人会直接给你荣华富贵,只有送你机会和平台,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有像鹰一样的眼光,像狼一样的精神,像熊一样的胆量,像豹一样的速度。只要你讲诚信,懂感恩,成功一定属于你!平台,商机,机遇,抓住就是你人生的财富。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王创云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专业的技术,在功能农业领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农科院的几代人,他脚踏实地,努力的朝自己的目标前行。他是工作的急先锋,将科技论文书写在三晋大地上,切实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有诗为证:

三晋大地云飞扬,

农科院内显贤将。

四十载挥汗如雨,

十八春辛勤为农。

穿梭于大街小巷,

奔波于田间地头。

如雷锋般默默无闻,

似春蝉般吐丝方休。

华青藜麦、玉米精播显身手,

精准扶贫、科学著作名天下。

紧抓功能农业不放手,

共创美好三农新篇章!

他,是山西功能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山西省农学领域唯一的“三晋学者”特聘教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作物学会“先进工作者”;他,是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山西省旱作农业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作物学会秘书长;他,先后带领团队主持和参与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玉米抗旱、增产、节本精播栽培技术开发、玉米杂交种选育及增产增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小麦玉米油菜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等多项科技研发、推广项目,成绩显著。本以为这样的大人物高冷、架子大、难于沟通,谁知他却和蔼可亲、善于交谈、丝毫没有领导的派头,让我对他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本期人物山西功能农业先行者——王创云。

猜你喜欢

山西省学会玉米
收玉米啦!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我的玉米送给你
学会分享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