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师德建设

2017-12-16孔伟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师德探究建设

孔伟连

【摘要】针对目前资讯发达、人的思维发生较大变化的年代,师德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从教师观念上、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上,以及政府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的管理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师德;建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83-01

师德是什么,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笔者是广东省粤西北一山区县城的中学化学老师,下面就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作浅析,管中窥豹,看看目前的师德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笔者认为,一是地域不同使得教师的收入存在差距,导致教师心理失衡,产生浮躁心理及攀比感,工作归属感不强。笔者所在的县城有一所重点中学,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很多优秀的老师纷纷辞职,到富庶的广东珠三角地区私立学校去任教,使得该校教师流失严重,同时严重影响该学校任教老师的积极性,个别老师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到点下课、到点离校,自行搞副业创收去了。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偏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带坏了校风,造成较坏影响。

其二,在目前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QQ、微博、手机微信视频等等大众传媒方式满天飞。虽然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带手机回学校,但是还是会有学生抱侥幸心理,偷偷带手机回校,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言辞稍微过激、动作稍为有偏差,马上被学生拍下视频,若传至网上,网民一般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断章取义,对老师一阵穷追猛打、狂轰滥炸,导致很多老师迫于网上的舆论压力,不敢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下猛药,只能采取折衷、妥协的办法,避免事态扩大化。还有就是一些学生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极差,老师的语气略为过重,则自觉受到极大的侮辱,要跳楼自杀……,以上种种现象,使得老师谈学生色变,也是只能小心翼翼对待,空有一身教师育人本领,不敢使出来。这些消极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教学的积极性。

三是很多家长沉迷于手机,只顾自己整天捧着手机刷朋友圈、购物等等,缺乏对子女在学校外的管教,导致学生在校园内发生违纪现象,当老师通知家长与其沟通时,个别家长未尽责任,一味把问题推向校方,久而久之,教师也就失去积极性。

鉴于以上种种个案,归根结底,是社会变化太快,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笔者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权作抛砖引玉。

首先,从观念上扭转,在当今资讯发达,各种有用无用的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要坚守师德底线,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抵制各种诱惑,静下心来做学问,才能提高教师育人的积极性。

再次,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与沟通,笔者担任九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班中极个别学生学习不好,素质差,厌学情绪严重。经过与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学生的家长一般外出打工,平时对子女疏于管教,于是笔者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耐心与家长联系沟通,阐明家长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使得家长与子女之间加强了沟通,学生的表现慢慢好转。班风抓好了,学习抓上去了,教师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也提升了,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第三,政府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一级一级层层抓,建议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习讨论小组,或成立微信群,由级长担任组长(群主),在课余时间集中学习最新出台的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德育知识。同时可以由组长(群主)预先梳理、统计好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扰,运用头脑风暴法,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从心理学上摸清学生的思路,从而在言传身教上更为有效,反过来促进教师师德的养成。

習近平同志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与国家、执政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断加强自身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从自身、组织上加强师德建设,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师德探究建设
致良知与师德
设问引导探究
寒露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