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吧,跳吧》

2017-12-16王庆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舞步律动节奏

王庆秋

一、课题出处:《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

二、课型:以律动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三、教材分析

《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轮舞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歌词内容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人们聚会时的场景。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突出使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第二段开始用附点节奏,使音乐舒展并与第一段形成对比,随后又回到切分的节奏型,并都用“啦”来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歌曲非常具有舞蹈性,可以配合舞蹈连续演唱。

四、学情分析

(一)共性: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其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如律动、游戏等等,学生们特别容易接受。

(二)个性:授课班级学生共40人,来自于南京市樱花小学。其中19%的同学在校外有参加音乐方面的培训,有过简单舞蹈动作学习经历的同学占48%。有68%的同学在一年级时已经听说过波尔卡是起源于一种舞蹈,特点并不清楚。在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认知中,有30%的的同学能够认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约19%的同学对踏步、滑步、错步三种舞步有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律动,使学生了解波尔卡这个舞种的情绪,速度和节拍。

(二)难点:各种舞步的设计与音乐元素的结合及实施。

六、实录回放

(一)生动感知,听出兴趣。

律动教学是引导学生人人参与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能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正所谓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笔者在本节课一开始就利用了集体舞《转换波尔卡》作为引子,在聆听中舞蹈,给大家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

1.播放《转换波尔卡》音乐,生围成圆圈,跳波尔卡舞简单动作。(舞蹈融入了波尔卡舞蹈特点:如:圆圈、半步跳、旋转等等)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我们跳的这段舞是什么舞么?

生:波尔卡。

师简介波尔卡的由来。

[评估要素]

1.能够用简单的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测查方式]

自主舞蹈:在学生较自由的舞蹈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能合拍,动作是否能够表现音乐情绪。

[效果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动作能够与音乐合拍,情绪的表现欠佳。由于学生对波尔卡这个舞种的了解尚浅,对其舞步不够熟悉。

(二)主动品读,听出情趣。

无论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律动设计,其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每一个细小的律动设计都应该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律动来解决某一个比较难的节奏问题,可以用律动体验音的高低乃至旋律走向等等。笔者在教授《跳吧跳吧》这首波尔卡风格的舞曲时,采用了层层叠加的体态律动,可以让孩子看见音乐的形态;先从踏步开始,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形成了恒拍,然后再变换另一种步调。这三种步子中:滑步,对应附点节奏;错步,对应切分节奏;踏步,是四分音符的体现。笔者把脚步和节奏结合在一起,先跳,再拍,再辨认,最后再唱。这样一个循环下来,相信学生对相应节奏的记忆一定非常深刻。我们平时觉得比较难攻克的节奏,利用这样的方法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决了。

[评估要素]

1.能够模仿老师做动作。

2.能够从动作中感受到音乐的情绪、速度和旋律。

3.能够认识到不同舞步所关联的不同节奏:切分节奏和大附点节奏。

[测查方式]

1.模仿秀:让学生围成圆圈进行律动,模仿再现出三种不同舞步,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跟随上老师的脚步。

2.节奏拍击:通过聆听不同舞步对应的旋律,尝试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节奏。

3.色卡辨认:通过辨认不同色块的节奏卡片,进一步明确大附点节奏的相关特点。

[效果分析]

绝大多数同学可以跟上老师的脚步,能够再现三种不同舞步的同学占少数。约70%的同学可以结合老师的弹奏,拍出舞步对应的节奏。半数同学能够辨认出不同色块的节奏卡片。

(三)二动合一,表达智趣。

爱表演、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趣”动的音乐课堂上,如何体现“趣”?笔者将二动合一,融入了情境当中。在带领学生体验《闲聊波尔卡》的时候,笔者先用“说悄悄话”导入,设置情境,营造出一大群妇女在叽叽喳喳聊天的氛围。在此情境中,同时安排了许多声势律动。比如:拍胸的动作,其实是暗含了捧腹大笑的意思。拍手和拍腿,是一种对话的体现方式。后面小老鼠大花猫的说唱设计,是为了让孩子更加清晰的体会到旋律从弱到强的变化。孩子们想要表演故事,他就必须用耳朵去聆听音乐,不经意之间熟悉了音乐的主题,理解了作品结构。笔者运用了师生闲聊,生生闲聊等多种互动方式,让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当中,感受波尔卡音乐欢乐的情绪、较快的速度及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欣赏乐曲《闲聊波尔卡》片段

(师放音乐,表演:跟某一个人说完悄悄话,立刻跑向另一个人,继续说。传递的信息是:唧唧、喳喳)

师:刚才老师跟你们说了什么悄悄话?

生(收到信息的)齐说:叽叽、喳喳。

师:其实,我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叫做叽叽喳喳波尔卡。也叫闲聊波尔卡。它表现了一群妇女在大街小巷叽叽喳喳、造谣生事、聊天废话的情景。今天,我们也来演一演这群喋喋不休的妇女们!

[根据图谱律动]

师:接下来,老师来扮演一个妇女,你们扮演一大(转下页)(接上页)群妇女!我们来闲聊~老师先说!(拍手处是老师律动,拍腿处学生律动。)

生:互动

师:你们能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来闲聊么?轻轻走到小伙伴身边,商量好,谁先说?

生:两两闲聊。

[评估要素]

1.能夠配合老师表演《闲聊波尔卡》。

2.能够结合图谱了解乐曲结构,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3.能够用动作、表情等将乐曲的情境表现出来。

[测查方式]

1.情景游戏:在律动游戏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配合老师进行情境表演,并与老师或小伙伴用动作进行对话。

2.音乐图谱:在可视化图谱的律动表演中,观察学生能否结合图谱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效果分析]

所有学生兴趣盎然,始终跟随老师的做动作,但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听音乐,结合图谱进行动作练习,才能跟上音乐进行情境表演。80%的同学能够跟随音乐在情境中与老师和小伙伴用动作进行对话。

情境的营造可以更好为律动提供舞台,而律动的设计更好的将情境表现出来。孩子在情景中律动,更愿意自己主动去探究,从而收获我们想要给他的音乐知识。

猜你喜欢

舞步律动节奏
和谐律动
恣意起舞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轻快漫舞
The Relaxed Move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