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2017-12-16吴志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必要性生活化

吴志华

【摘要】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应以生为本,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而后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为相关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53-02

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生活中的现象、常识、经验开展教学的方式,并且需要结合生活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确地掌握教学内容,让教材中的知识和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一、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生物教学内容的要求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和学生生活有关的事物、情景,而且有很多和生物有关的知识学生都已经有所体会和认识,只是还没有上升到学科性的知识层面,而初中生物教学正是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探索生物奥秘,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生物专业知识的。实际上,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中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生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使学生形成“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接受了生活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二)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生物面临着教学改革的要求,而“教育回归生活”也是新课改的要和重要特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应用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都只会背诵记忆知识,而不会联系生活应用知识,这种僵化思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生物教学应以生活为基础,融合生活中的内容开展教学。

(三)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知识体系、情感价值体系和多种能力的形成。初中生既需要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又需要能够将知识加以合理地应用,还需要对生物和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形成对生物方面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恰恰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二、如何高效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模式第一个方面,结合与生活相关的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路,让学生将生物知识和生活实现对接。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免疫防线”内容时,如果单纯讲解人体的免疫能力、有哪些对外免疫防线就会显得枯燥无味,而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所熟知的“乙肝疫苗”来讲课的话,学生的精力能够更加集中,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觉得乙肝疫苗能够为身体建设起怎样的免疫防线呢?很多学生谈起“乙肝疫苗”还乐于积极发言。因而,教师就可以结合乙肝疫苗的作用和其在人体中所产生的免疫防线来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知识“特异性免疫”的辅助讲解,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在讲解“细菌,真菌的利用”时,教师可以提问:制泡菜时,为什么坛口要密封?制醋时将空气打入发酵缸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再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验证答案。

(二)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活力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容的拓展,课堂的活力也可以获得提升。另外,在讲授“生物遗传和变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搜集并提交,让大家观察是否孩子都获得了家长的基因遗传才长的很像父母亲人。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选某一性状,对身边的人进行相应的调查,比如对“近亲不能结婚”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进行课堂讨论。而针对变异可以结合菊花的不同品种来讲解,虽然都是菊花,但是外在形状的差别很大。又如:在教学“生态平衡”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地生物多样化的情况展开调查,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空间,形成轻松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往往比较紧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存在隔阂,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空间,可以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关系,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充满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打造的更加自由,比如设计模仿“动物世界”这一节目,让学生轮流将自己预先了解的动物进行播报,不能重复,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的知识都拓展了。因为不能重复,所以每个学生都会多准备几个动物的资料,这样无形中也促使学生主动開展学习。在第二堂课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就“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来进行探讨,指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四)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促进知识应用

在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安排一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了“植物”之后,让学生在自然中收集植物的图片,并通过互联网查阅该种植物的名称和特性,做成植物卡片,最终收集起来,贴在教室的生物角中。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生活和知识相联系,而且学生在自己完成课外作业时,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大多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料的查阅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必要性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