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英语思维品质,有效拓展阅读课堂

2017-12-16高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语言

高琳

在初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中有很多种表面的阅读技能的训练,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整个英语阅读教学来看,这个层次目标的达成在阅读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其中,思维品质,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方式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拓展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一、复述

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言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不同于简单地、机械地背诵原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结构,按照一定的要求,口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不但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否理解课文,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掌握、积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手段。复述既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式完成。对于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给予分段,由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The Taiwan earthquake时,在课堂上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按照地震前,地震时,地震后三个时间点进行复述。对于一些重点要求掌握的词句,列出来给学生,要求在复述中必须使用到。再如:在课文When in Rome中本身以对话方式呈现,没有时间顺序,就需要学生归纳出Greeting, In public, At home这几个方面来组织语言,复述出英国的礼仪。 对学生来说,以复述的形式拓展,不仅复习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增强了自己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用自己组织好的语言流利表达出来是给学生的一个综合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

二、改编对话

对于阅读的文章我们还可以以两人合作方式把文章改编成对话,因为学语言就是为了交流。把文章中的语言知识在对话中呈现出来,同时在对文章熟悉的基础上正确提出问题,构成问答交流。这样展现方式比较生动有趣,在对话的语气转换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八下第六单元课文Volunteering for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中,可以帮助学生把对特奥会的志愿者体验用对话的方式表达。What differences do you know between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and the Special Olympics? Suppose one of you is Liu Ming and the other is a report from CCTV. Please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先引导学生思考特奥会与奥运会有哪些不同?然后假设一个人是刘明,另一个人是记者进行采访。请两人一组从两种运动会的不同之处开始谈论特奥会的志愿者体验。对于编写对话有些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来完成对话。如:What are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for? Where were the 2007 Special Olympics World Summer Games held? What ev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Did he win the first prize? Is it interesting to become a volunteer? 通过完成对话,不但掌握了课本上特奥会的知识,而且能对比出奥运会和它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三、续写结尾

短短的一节阅读课是不适合做写作拓展的,但是对于有些文章是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短小的结尾。例如在八下第四单元课文Gulliver in Lilliput中,只是一个节选的格列夫在小人国经历的片段。在这个片段的理解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大胆发散思维,考虑出在小人国被捆住后结尾的各种可能性。提问学生Could Gulliver run away at last?①Yes, he could, because…②No, he couldnt, because…If Gulliver could run away, how did he do it? If Gulliver couldnt run away, what would happen? 这样学生会很感兴趣,顺着老师的问题表达出自己的独有的结尾。理由充足的结尾都是合理的。最后再給学生展示出小说真正的结尾。对比自己的续写,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路。

四、观点讨论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大胆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来积累语言表述经验。例如:在学完格列夫游记后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mall people? What do you think of Gulliver? Why? 学生马上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到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接着就要举出文中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各抒己见。这样能激发学生思考各种不同的但是又合理的想法。在八上第一单元课文Time has changed中,多次对比了阳光镇的现在与过去。针对这些变化,可以跳出课文情境,结合我们居住环境的变化,提出问题Do you think the changes in Nanjing are good for us?学生们可以用课文中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基于课本已给的内容联想到我们生活现实中已有的和可能带来的好的或不好的变化。学习能力强的班级可以就此开展辩论,针对刚才的问题回答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正方和反方。根据对方的语言表达里的事例漏洞反驳对方的观点。最终得出结论:Most of the changes in Nanjing are good for us.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产出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师给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讨论、辩论机会将会大大促进思维的锻炼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这些都是初中英语课堂中体现出来的比较有效的拓展方式。怎样选择运用则要根据自己课堂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总之,实现提升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是对教材进行的必要延伸,既要基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做到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保持对语言学习的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语言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