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

2017-12-16王珊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珊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构建良好人格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谨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与探讨,旨在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潜移默化地帮助小学生塑造更好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28-01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其思维方式与观念想法无法与成年人相比,但也正因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打造其思维结构与理念品质的重要阶段,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与效果的同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潤物细无声地对小学生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塑造更加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维观念。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顺利的原因

(一)渗透方法过于单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爱玩爱闹,性格活泼可爱,相较于课堂阅读更加喜欢室外活动,因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以往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都是说教式与灌输式的教学,是向学生传递晦涩艰深的心理健康知识,而非巧妙地融入进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们无法理解相关知识点,就会更加抗拒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完全无法体现。

(二)学校方面

导致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部分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不足,没有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许多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过于刻板、单一和僵化,仅仅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点,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部分教师即便能够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向将之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并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尝试,但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渗透方法,没有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并不能够得以体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阅读课堂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兴趣与乐趣是其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当着重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教师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禁区[1]。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并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其阅读到的故事加以讲述,通过小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提高其他学生的关注度,营造热烈而有趣的课堂氛围。在学生讲述过后,教师还应该就这篇故事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向学生们提问,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以提高其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故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会自然渗透进去。

(二)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渗透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就阅读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情景演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角色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的时候,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几名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深入体会文章中的角色与内容,切实理解课文,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情景演练,由一名学生扮演老虎,另一名学生扮演狐狸,其他学生则扮演其他动物,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体会仗势欺人或空说谎话都只不过是一时风光,其本质的不堪一击是不会因此而泯灭的。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更加充分理解角色与文章所表达的真正寓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与记忆,因此,角色扮演与情景演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三)通过教学案例进行渗透

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已并获得赞赏的意愿,小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监狱的渗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重点表扬并鼓励,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与鼓励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小学阅读教学活动中,还可以体现为对学生行为或想法的表扬及鼓励[2]。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经历过或遇到的好人好事以演绎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通过这种演绎,既能够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代入感,而教师通过对这种行为的大加赞赏,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才是一个人格高尚、富有同情心与真善美的好孩子。又如,在学习《陶罐与铁罐》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故事中的陶罐进行大肆赞扬,而对铁罐的行为与思想加以批评,以此来教导孩子们怎样才是正确的,让学生们理解到谦虚审慎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玩”的乐趣远远大于“学”的乐趣,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应当对这一现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选择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乐趣,确保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除了情景演练与角色扮演等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影.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6(11).

[2]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251-2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