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写作能力作文学习是无捷径可言的

2017-12-16廖玉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书面语课外阅读语言

廖玉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22-0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发挥教育的作用”;“处处是生活,处处是教育。”因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有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是件可怕的事情,作文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许多师生、家长都渴望寻求到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然而,作文学习是无捷径可言的。因为写作文,尤其是要写出一篇好作文,作者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同时,还须有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要能合乎情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是作者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全靠日常积累和磨练,没有捷径可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年龄限制,认识事物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加速扩展学生知识面.稳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读写结合训练

首先,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心理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这样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弄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是一个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二是从上“回合”探究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这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回合”恰好相反,前一个“回合”是基础,但有待于发展到后一个“回合”,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第一“回合”,也要实现第二“回合”。其次,从作文的心理角度看,前苏联心理学家阿科瓦廖夫论述道,作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个双向转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学生的头脑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作文教学要顺利地实现双重转化,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必须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再者,儿章学习语文具有模仿性和较强的发表欲等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表出来,教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坚持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从而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许多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二、课文朗读训练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言,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掌握停顿和语气,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作文训练。严格的规范的朗读,训练久了,学生在说话时就会注意口齿清楚和恰当地表达感情。通过朗读,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朗读者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嘴代替作者说出一篇话来。朗读者就好像成了作者,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如果一篇文章不只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通过朗读,语言的材料积累越多,作文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

三、复述原文训练

复述就是把说过的话重新叙述一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的要求是:把读物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不仅是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训练方式。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但与实际生活中的口语相比较,仍有一定的距离。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把课文里的一些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复述也是一种作文训练,它利用现成的书面语来促进口头语的发展。如,有些词只能用在书面语当中,像“不知何故”转化成口头语时就说“不知什么原因”。书面语中出现的单音节词“但、虽、己”等,在口语里通常都改用双音节词“但是、虽然、已经”。

又如,书面语表示连续对话时,提示说话人的语言可以在引用人物语言的后而作补充交代,换成口头语表述,提示说话人的语言一般都先作交代。书面语中有时会出现几十个字的长句,阅读长句时,只要花点时间就能理解长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口述这样的长句子,就必须把它分成几个短句,甚至把可说可不说的话一概精简。

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改变书面语的词句,或者改变表述方式和顺序。这就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水平。

四、阅读课外书报

小学生要在课外多读些少年儿童读物。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受到思想教育。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书籍的种类很多,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文艺和儿童剧本等。它们内容广泛,篇幅长短不一,但由于语文教学受教学目标的限制,有许多读物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里阅读。选择内容和形式各异的课外书籍供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写作。

多读课外书籍,还是帮助读者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积累下来,在写作时,再把这些语言融化到自己的语言中去,这样,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词汇丰富了,表达起来就得心应手,笔到意尽了。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如一阵和煦的春風,让平静的校园充满生机,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精彩,更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几年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爱习作,爱表达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作文轻松起来,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面语课外阅读语言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习得偏误的研究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