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动课堂”促儿童审美体验

2017-12-16张艳丽黄佳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小星星旋律意境

张艳丽++黄佳莉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17-02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音乐教学中任何艺术元素的解读、教学策略的選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应该以发展学生的审美体验为基础,任何脱离情感的作品分析、表现等,都脱离了音乐的内核。趣动音乐课堂就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学科本质引领之下的有机构建。

以苏少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美丽的黄昏》一课教学设计为例。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歌曲所传达的雅致、宁静的美好意境。

2.能够用柔和、强弱有度、富有三拍子韵律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合唱、轮唱的形式进一步表达歌曲。

3.能够在歌唱、欣赏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倾听的习惯,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柔和、强弱有度、富有三拍子韵律感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尝试在多声部合唱、轮唱中,进一步体会和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多声部演唱中声部的和谐统一,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主要过程一:生动感知,听出兴趣】

一、课前营境,在情境中听

教学内容:播放作品《雨降窗边》,伴随音乐,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手拉手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雨降窗边》和本节课需要学唱的歌曲《美丽的黄昏》都是一首中速、三拍子的音乐作品,都有着宁静、雅致的音乐氛围。用这样一首风格相近的器乐作品作为全课铺垫,在身体的律动中感受歌曲整体意境,初步体会三拍子韵律的同时,也定下了本节课的审美基调,为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二、游戏热身,在合作中听

教学内容:

(1)学生闭眼聆听教师弹奏的旋律《小星星》,猜猜谁来了?

(2)学生想象星星的感觉,用“高高在上”的声音演唱《小星星》主题旋律,注意聆听教师在过程中加入的“钟声”。

(3)学生分两组分别扮演小星星和钟声,演唱二声部合唱《星星和钟声的悄悄话》。

设计意图:在音乐情境的自然融入之后,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选择学生熟悉的《小星星》作为歌曲学习的切入,由教师巧妙的加进歌曲《美丽的黄昏》中最后一句的钟声“叮咚”。之后在学生不同角色的扮演,在“星星和钟声”的对话中来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趣和三拍子韵律,从而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不同作品的交融中带来了歌曲情感体验的整体推进。这种合作中,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对于唤醒学生聆听的兴趣,无疑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主要过程二:主动品读,唱出情趣】

一、化整为零,零听整取

教学内容:听唱“学旋律”。

1.学生聆听教师演唱第一行旋律,思考当时PPT上未出现的谱例重复的是白色的星星,还是黄色的星星。随后演唱第一行旋律,教师紧随其后演唱第二行旋律。

2.学生听辨第二行旋律相较于和第一行旋律,音高是高了,还是低了。

3.学生用单音对位的方式,边听辨教师演唱的第一行旋律中的单音,边演唱出第二行旋律中对应的每一个音。之后完整演唱第一、二条旋律。

设计意图:所谓“化整为零”法则是参照军事原意而搬用到歌唱教学中来。其要义是学生在学唱一个旋律时,不是教师立即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改变歌曲学唱中单一的模唱,由教师依据该旋律内在的逻辑关系,巧妙地设计出若干个问题,通过学生主动独立的辩听,给予学生发现乐句音高变化和旋律行进规律的机会,并由学生自主尝试演唱。从而在“润物无声”中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音程概念与和声感觉,为歌曲演唱的进一步推进做准备,从而实现“零听整取”。

二、求同存异,殊听同归

教学内容:听唱“出意境”。

1.在完整演唱完一遍歌曲之后,请学生思考三个乐句可以用怎样的力度来处理,让歌曲表现的更有意境。

2.选择某位学生的力度设计,全班学生进行演唱。

3.教师呈现自己的力度设计,全班学生进行演唱。

4.聆听、比较不同的设计,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设计,分享理由

5.选择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力度设计,作为本首歌曲的基本处理方式,并加以演唱。

设计意图:“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以问题设计的层层深入和精准表达为有效手段,通过有自主设计力度变化、辨听选择等方式,在思辨中有效唤醒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和表现歌曲的审美意境。

【主要过程三:二动合一,表达智趣】

一、听于艺术,高于艺术

教学内容:听唱三部轮唱。

1.聆听音乐(三声部轮唱版本《美丽的黄昏》),思考出现了几支小分队。(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优美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听听看,他们分成了几支小分队?)

2.分三声部朗读歌词,注意倾听其他声部,初步体会轮唱对于歌曲表达带来的不同效果。

3.分三声部进行歌曲轮唱,进一步体会演唱形式的变化带来歌曲整体意境的更趋丰满。

设计意图:以单声部为基础,从三声部歌词朗读逐步过渡三声部轮唱,层层推进,感受轮唱对于歌曲意境表达所带来的支撑作用——“美丽的黄昏里,多层次的晚霞呼之欲出。”帮助学生在艺术形式的拓展中理解轮唱的概念,通过分析鉴赏能力的提高,来获得艺术规律性的认识。

二、听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学内容:演唱总谱“齐唱+轮唱+合唱”。

1.学生再次演唱三声部轮唱,教师在结尾处加上全课开始时的歌曲《小星星》,感受星星被歌声又吸引而来的顽皮形象。

2.学生演唱本节课歌曲的“总谱”,即齐唱——三部轮唱——三部合唱《星星和钟声说悄悄话》。

设计意图:整节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通过《美丽的黄昏》与《小星星》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和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在不同演唱形式的多次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并实现歌曲意境的充分融合。同时用生活化的场景架构艺术氛围,把学生线性音乐知识的实践真正转化为综合性音乐创新素养的发展。

【备注】本节课获得江苏省南京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

作者简介:

张艳丽: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区音乐教培员,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音乐教学能手大赛第一名,江苏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京市音乐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前瞻性重大课题音乐子课题主持者,南京市个人优秀课题获得者,南京市第十一期教学研究课题音乐立项课题主持者,南京市网络研修音乐立项课程主持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星星旋律意境
一闪一闪小星星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小星星打电话
给你的信
春色满园
7月,盛夏的旋律
一朵花的意境
大地的旋律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