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7-12-16王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所教欣赏课音乐作品

王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03-0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音乐教学中的关键。有了學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也就爱上教师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

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四、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五、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上课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猜你喜欢

所教欣赏课音乐作品
天文家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