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12-16李学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李学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尤其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锦上添花,在初中历史教学過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获取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展现历史的情境,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完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体系,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此同时,也能有利于教学相长,让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代替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48-02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主要就以利用一本教材,一个黑板,一个粉笔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张嘴来构建教学体系的,信息技术的导入,让教育工作者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彻底的解放出来,更加深化了其教学的目的,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因此,身为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就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

一、信息技术再现历史,优化课堂教学

开展历史科目,其本质特点是具备时代性、多彩性已经全面性,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历史科目的有效配合,并且有着巨大的优势,历史学科和其他物理化生学科不一样,其历史故事,是不可能进行实验重演的。凭借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再现历史情境,还能让学生在课本教材,图片中取得真实的历史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虽然不能重现历史情境,但是却可以再现历史故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官上有强烈的欲望,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推动学生对历史人物,事迹和现象的关注力与学习力。

例如:教育工作者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前导入的氛围,在课程开始之前用PPT制作视频,并解析英法联军的恶劣事迹,火烧圆明园的全过程,让学生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知欲望,从而更好的为本堂课内容做良好的铺垫。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图片资料,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化了学生对英法联军恶劣行迹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颠覆教学模式,强化历史课的趣味性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利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其课堂的质量。特别是利用其中的“微课程”,电子书包等技术,把信息技术与历史科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转化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教育工作者变成了学生的引导教师,让学生从以往的“不想学”转化为“我要学”。信息技术支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倡教育工作者要把重点目标放到如何教授学生“学”上,引导学生从哪里获取重点最重要,从而深刻认识取得知识的工具以及通过认知的要求处理信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授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凭借PPT设计图片内容以及英法俄如何侵略中国的行迹示意图,介绍英法俄联军如何火烧圆明园,如何侵略中国,割占土地等等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文稿演示呈现当时的情景,深化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了解,推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长生情感的共鸣。根据学生洞察,介入视频以及图片内容,强化了教学的清晰度以及容量,有助于塑造气氛,创设情境。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教学手段。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相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分享性,这些条件都充分打击了以往的课程资源观,为教育工作者解决了创建有效课堂的难题。学习了信息技术后,学生就会懂得翻阅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等,遇到一些疑难点,学生也懂得利用百度来完善,这样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资源更好的融入历史课堂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面,开拓了师生的历史视野。把计算机导入历史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领域,从初中起就了解怎样使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本上对齐国晋国的争霸论述较为简单,只是简单的利用几张图片和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纷争的事迹,学生的透彻理解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上课件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介入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音频资料,只需要把重点部分截取下来就可以。这样就会更加清晰的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内容。

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合理的运用计算机,不但可以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更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面对全新的模式、全新的挑战上,教育工作者必须和学生一同进步,共同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它不但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但是,在整体的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广泛性还存在一些约束和影响,但是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科目的结合毫无疑问是信息时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学习模式,这也会成为二十一世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兰.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14(52).

[2]尹延芹,徐洪玉.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3]于卫红.有关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