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有形建筑市场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管窥

2017-12-16贾静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清查闲置资产

贾静

摘要:隨着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发展,社会对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通常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部门之间沟通较少、缺乏相关制度规定的管束等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何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固定资产,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简单阐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单位价值在500元及其以上的、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达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使其充分发挥效能;有利于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人为因素的流失,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资产处置不规范,比如职工对报废固定资产处置后未及时报管理部门进行登记,职工调离部门不交接不清退;二是因某些原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比如,一些事业单位收到无偿捐赠的资产没有入账,导致有固定资产实物但是无账目的现象出现。

(二)闲置固定资产的大量存在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事业单位之间进行整合或者分立产生的闲置。比如随着机构改革政策的需求,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特别是电子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三是因未动态化掌握固定资产的信息,造成资产重复购买和资产使用率低下而产生的闲置。比如一些事业单位部门分布广人员多,未进行全面综合实际考量,未充分规划好资产的配置使用率,特别是电子产品如不经常使用,容易提前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小组,而是指派人员兼职管理,这种监管形式,容易导致责权不明,很难有效控制、协调、监督,遇到问题也没有相关解决办法。并且监管的职工认为不是其工作的主要职责,在思想上容易存在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以来,使得绝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实施固定资产管

(二)单位职工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长期以来,因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完整等因素,造成了单位职工对自己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和维护意识淡薄,认为是单位的资产,随意进行调换,甚至一些资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大大增加了管理固定资产的困难度。

(三)无专业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电子化管理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大、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无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导致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无法实现动态化的信息管理、无法准确完整地掌握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这样就容易出现闲置资产或半闲置资产产生的问题和无法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性。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的对策研究

固定资产管理是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需要全体职工共同进行参与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资产盘点清查工作和采用信息化管理资产有效的措施来达到改进。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形成资产从购入、调拨到报废处置的规范流程,并由资产管理小组进行严格监控,资产的每个环节都有资产管理小组成员的参与管理,做到手续完整、责任明确;组织资产管理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依据清查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的修改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事业单位资产量大,需要全体职工共同进行维护管理,所以建议把资产落实到责任人(即使用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二)加强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工作

固定资产的盘点清查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资产清查,一是可以使资产管理者准确掌握资产的总值、数量、分布、结构、使用状况等情况;二是能理清资产的“家底”,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使资产账面价值真实、可靠,从而为领导层能正确做出决策提供物质基础。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资产清查制度,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1.本文以作者自身单位的首次资产清查流程为例进行分析

2.资产清查完成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特别是盘亏盘盈的情况;对需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保管人有下列情况,应赔偿相同的金额并可以按照一般违纪处以罚款:

(1)对所保管的财物有变卖、调换或化公为私等营私舞弊的;

(2)对所保管的财物未经批准而擅自移转、外借或损坏不报的;

(3) 未尽保管责任或由于过失致使财物遭受被窃、损失或盘亏的。

3. 建立定期清查制度,事业单位应该要结合软件系统在每年年中和年终各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清查;建立随机抽查制度,单位资产管理小组成员应按照管理制度结合软件系统对资产使用部门进行随机抽查核对;建立变动核查制度,在单位领导或者职工调换岗位离职等变动时,资产管理小组成员要组织核查,监督办理交接手续,防止资产流失。

(三)运用软件系统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固定资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资产的价值上,都是在增减动态变化的。为了提高固定资产核算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了精准地掌握资产结构、数量和管理现状等信息,杜绝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的发生,事业单位应合理运用软件系统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1.创建固定资产基础数据,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详细有效的管理信息。基础数据以卡片的形式反映出每项资产的所有信息。

2.运用软件系统固定资产模块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利用后台配置的科目编码定位将购置、调换和报废资产流程部分或者批量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并自动将发生的经济事项按资产的类别汇总到总账科目,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核算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的避免出现账实不符问题。

3.固定资产软件系统不仅反映资产的所有信息,还可以查询到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等,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的查询功能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4.通过利用条形码技术和系统相结合完成固定资产盘点

卡片建立后,对每一张卡片进行标签条码打印,为每一项资产贴上身份证。资产进行定期清查、随机抽查时,借助具备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对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真正做到账实一致。

三、结束语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掌握了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与闲置资产、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及使用效果,坚持以查促改,以查促管,查改结合,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并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海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财会研究,2009

[2]刘姝珉.企业固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财经界,2009

猜你喜欢

清查闲置资产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鸵鸟
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报告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超10%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率高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