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的合唱教育

2017-12-16刘旭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合唱高校教育

刘旭

摘要:高校合唱教学务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合唱教学理念层面不断创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勇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过合唱教学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现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

关键词:高校;合唱;教育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艺术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人类的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合唱艺术对人的音乐听觉、感觉及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近年来高校的合唱教学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高校合唱教学开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生源音乐素养差异性

由于教学过程中生源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为,教学模式将无法真正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高校招生以及专业音乐院校方面不同,专业音乐教育面对的生源素质相对优越,但是普通高校中的生源大多数情况下并未接触过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由此,造成高校音乐教学方面的水平与实际情况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需要形成属于自身的教育模式。但是,现实中因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均会以参照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方面的教学模式,传统类型的合唱教学也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等,使教学成果收效一般。

(二)教学形式单一

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形式单一会造成不同学科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与连接。当前高校中合唱团学生多来自于普通招收,因此相对与专业学生而言,在专业能力以及教学目的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专业院校方面主要通过培养专业艺术型人才作为主要目的,但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属于培养个人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为主。同时也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对自身方面的专业能力。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演唱方法、课程等的设计,这种教学方式缺少积极性和特色,无法与学生的自身专业之间相结合,造成了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艺术多元化方面的追求。

(三)创新意识差

由于创新能力与意识相对较差,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校内外之间实践活动相对较少。教学阶段,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机会之间应当紧密相连。各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效果产生影响。为此,应当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实现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单纯采用教学模式无法促使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无法达到实际教学目的。同时,传统教学活动受到课堂因素的影响,不能够直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因此,促使合唱团只能够作为一项任务被下达和完成。这样的教学实际情况与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初衷相背离。又因为教师自身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造成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工作相对缺乏,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受影响。

总体上看,普通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合唱方面具有较多的问题和漏洞。因为高校以及音乐方面的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并不能够与专业音乐学院校之间相比,在师资及艺术氛围等方面更加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通过有限资源如何提升大学生方面的艺术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将成为未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思考的内容。

二、推进高校合唱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一)实现多元化教学

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因为高校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性,各自的音乐专业能力与素质不同。在进行合唱教学阶段如果采用单一的基础音乐素质教育则不可避免会造成学生的多种需要被忽视。为此,基于教学手段出发,应当在满足基础音乐素养的培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融合专业音乐技能方面的综合训练。需要对专业素质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充分融合到合唱团之中,这个时候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进行具体的位置安排,单一的统一规划方式无法满足需要。促使学生在当前自己的位置上更好的开发自身价值,除此之外,还应当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相结合。一方面,需要对传统音乐之中相对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进行理解。另一方面也应当将通俗流行音乐融合到合唱团当中,完成曲式等的分析与研究。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传统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应当针对通俗音乐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帮助学生能够能加积极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

(二)创新教学形式,建立交叉教学方法

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交叉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加深学生方面的学习兴趣,更加可以形成对本专业方面的深入性了解。我国高校作为普通高校之中形成的针对学生方面的公共音乐课程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应当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审美能力。就普通高校中學生角度分析,需要学生能够在短期更好的掌握合唱知识与技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就成为了学习的关键与问题所在。结合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及手段上进行调整。尽管合唱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的局限性,一些曲目等比较陈旧,根本无法表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甚至会让学生对合唱艺术形式产生曲解。结合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学理念,对传统歌曲进行重新编排,从曲式、节奏以及相关方面进行创新,将传统曲目转变为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演唱方式,由此可以提升音乐艺术形式的传承效果。促使音乐教学可以被延伸到学生学习的各个专业当中,帮助使音乐对学生所具有的价值有所提升,更加对学生理解自身专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较差教学方式就高校学生而言十分有效,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师生互动,丰富校外拓展

教育既是艺术形式又是科学内容。因此,可以说没有科学美也就不会有教育美,更加没有艺术美存在。在合唱团之中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具有牢固的友谊关系。教师不是合唱团中的领导和或者是对合唱团进行管理而是应当关心合唱团发展的一个个体。教师应当确保合唱团当中所有成员都能够努力实现合唱团的良好发展。教师需要通过选拔的方式任命,帮助学生可以进行自发的组织建设合唱团,并对相关活动进行宣传。甚至可以让成绩优秀的且在音乐艺术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教师工作,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辅导。提高合唱团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促使合唱团的发展能够有条不紊,和谐共进。除此之外,也能够有助于实现合唱团整体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合唱团的教学工作开展在除了音乐教育以及技能训练方面之外,更加应当需要教师能够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创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当中。例如参加“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帮助本校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学校之间的交流。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与成绩情况形成对比与了解。通过借鉴其他学校方面的优势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本校的长足发展。

三、融入流行合唱的高校合唱创新发展

在高校合唱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合理扩展合唱训练范围,并引入流行合唱,实现创新教学进步。流行合唱作为合唱艺术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在高校合唱教学中融入流行合唱,要注重其曲目选择与实际教学需求。

(一)选择主题明确的流行合唱曲目

流行合唱曲目形式众多,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曲目都适合在高校合唱教学中应用。在合唱教学前要确定一个主题,基于此选择合适的流行合唱曲目,并明确曲目的主题思想。例如,在七一、八一等节日对党和国家进行歌颂时可以选择《国家》(王平久词、金培达曲)、《追寻》(张和平词、舒楠曲)等等。目前国内外在高校合唱教学中积极选择宣传正能量的曲目进行表演,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积极的曲目进行教学,如《隐形的翅膀》(王雅君词曲)、《You Raise Me Up》(Brendan Graham词,Rolf Lovland曲)等等。

(二)流行合唱与场合的适宜性

在合唱教学中要强调曲目选择的适宜性,将流行合唱引入合唱教学中也要注重流行合唱与场合的适宜性。在高校合唱团进行曲目排练时会因曲目的情绪不同影响其表演速度。在演出中会存在不同场合的曲目表演,包括室内和室外两种,在室外可能是在广场、公园等等。若在广场上进行合唱表演,选择《夜来香》(阿卡贝拉风格作品)进行演唱就属于不合时宜,因为广场环境较为嘈杂,在广场上缺乏完备的音响设备,这种演奏风格与场合明显不符。

(三)流行合唱教学要点

从技术角度看,合唱训练中的几个对立统一关系包括:呼吸与发声的对立统一,即气与声的对抗;发声与吐字的对立统一,即声与字的结合;气、声、字与行腔的对立统一,包括声与情的对立统一。这些对立统一关系,在高校合唱教学的流行合唱实践训练中,必须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包括练声曲的训练以及合唱曲目的训练)才能解决。而就合唱曲目的训练而言,选取什么曲目去练习、巩固、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是值得考究的。

每一首流行合唱曲目难度大小不一,按初、中、高级划分,以部分曲目为例。初级:《相思河畔》(纪云程词,谢箭霖曲,刘孝扬编合唱)、《在水一方》(刘孝扬编合唱)、《南屏晚鐘》(刘孝扬编合唱)等;中级:《在水一方》(陈国权编合唱)、《夜的音乐》(英国音乐剧《剧院魅影》选曲,哈特词,韦伯曲,洛耶斯基编合唱)等;高级:《南屏晚钟》(陈国权编合唱)、《秋日的私语》(王健填词,塞内维尔·图森曲,陈国权编合唱)等。

经过这样的曲目难度划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流行合唱曲目,方便指挥对高校合唱团的排练。

四、结束语

相比独唱教学,合唱教学无论是对音乐教师还是学生,挑战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合唱教学作为一种歌唱形式,其本身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为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有必要积极地对合唱教学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索,尤其是关于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田大河.浅谈高校合唱教学创新模式[J].黄河之声,2016,(15):43.

[2]包园.论合唱艺术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合唱高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