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思考

2017-12-16魏邦菊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魏邦菊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很多创新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有一种人性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是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研究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构建一个活力四射的数学课堂,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数学知识取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存在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要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一、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直观展示数学与生活的相连性

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为直观地为学生们展示,小学数学与生活的相连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启发。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处理数据、推理和计算等,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很强的学科,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很小,所以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学生们大多不会明白教师纯理论性的说教。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融入生活中的事例,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分解化、简单化,使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启发学生学习数学。

2.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当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而数学又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是数学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是需要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的,此时数学教师将现实生活情景引入教学中,学生便会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真实感,抽象的内容也变得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3.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讲解和灌输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何况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使学生在情境中扮演固定的角色,设定任务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二、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1.运用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新课程理念提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相关教学经验表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学活动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如在学习运用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这节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学生们回答买过,那么我们是自己付的钱吗?一部分学生回答是的,还有部分学生不是自己付钱,接着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付钱。假如去超市买4元一斤的苹果,买了两斤,付给收银员10元,收银员应该找你多少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地举起小手抢着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是最普遍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运用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难,还很有趣,那么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更高涨。

2.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感染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数学知识学习的无限乐趣。

3.结合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

每个小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如果用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商店买东西?”这时很多小学生就会告诉老师有。接着教师问第二个问题:“那你们去商店买东西,需要带着什么去呢?”有的小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就会告诉老师需要带钱,然后教师就导入这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告诉小学生:“那么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人民币。”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可以给小学生创设一個购物情境,让一个同学扮演售货员,一个同学扮演顾客。顾客:“我想买五块钱的苹果,给你十元钱。”售货员:“找你五元。”小学生通过观看这个具体的情境表演,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加减法能力,还能对人民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生活情境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因为很多小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验,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4.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

很多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下作业大部分都是枯燥的课后习题,不仅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变重后,对数学作业往往是交差应付,经常不认真完成,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体现生活化特点,使小学生通过做作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小学生在做作业中提高自己动手和操作能力。

5.情境回归生活,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课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当学生们体验到运用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时,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这同时也是对真实学习情况的检验,更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进而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生活情境教学方式是一种人性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活力。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式会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薇薇.生活情境融入数学课程有效教学的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

[2]何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3(02).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