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

2017-12-16向飞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荷叶语言文字课文

向飞

摘要: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读;写

语言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生写作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进行,从语言交际发展到写话,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逐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 提高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课堂中应加强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多读书。读,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读,要求读懂每一句话,读懂每段话,直至读懂全篇课文。学生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悟的过程,在读中学生各种感官不由自主随之运动起来,自觉感知、领悟,陶冶了情操,发展了思维和语言。如在教学《泉城》一文时,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导读感知。即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先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泉水,并找出有关词句。从而启发学生有目的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中理解。我首先引读描写泉水特点的排比句和前半句,学生补充读后半句,这样师生共同读,既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也使学生和老师对内容产生共鸣。其次将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换种形式与文中句子比较,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比较,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及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泉城这一景点的理解。最后由学生之间互相评读,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泉多水美的意境,同时也在互评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3.读中品赏。全课结束之后,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伴着美妙的音乐齐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品赏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布局谋篇之巧,感受祖国山河之壮丽,激发爱国情感。

二、理清思路,把握文脉

叶圣陶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要求默读时对每一篇课文都要先弄清这是什么类型,板书时点明:人、事、活动、景、物。比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在弄清是写事的文章之后,深入反问:写谁?谁怎么样?与教科书有什么关系?然后串成课文内容: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英勇地牺牲了,接着继续在默读中弄清写作的顺序,列出几种顺序,教给几种分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珍贵的教科书》是写事的,肯定按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分段,先分三大段,再把事件的经过分两段:取书、护书。至于写景的文章如《颐和园》,可以在默读的基础上先找出头尾两个自然段来说说是写什么?与中间部分是什么关系,理清了总、分、总关系再学习游览部分,并向学生说明既是游记,肯定是按方位顺序写。这样一边默读,一边点拨学生,思路一清,分段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抓住词语,进行品析

教学《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我先和学生一起找出“极其简单”这四个字,再读读这几句,体会体会为什么“简单”的前面要加上“极其”?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极其简单”渐渐具体了,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总理屋里那少得可怜的陈设,一读句子,孩子们有些动情了。“高大的宫殿般的建筑”背景的介绍,“总理屋里本该有什么”的讨论,想象、对比、再想象、再对比。“是的,在堂堂一个大国的总理的办公室里摆上高雅的书柜过分吗?摆上名贵的古董过分吗?摆上舒适的沙发过分吗?……可是,你看到了什么?!”二读句子,孩子们的心被震撼了,这时再相机播放配乐的朗读,总理屋里的每一件陈设仿佛历历在目,此时此刻,那每一件陈设仿佛都在诉说着总理无数个“极其简单”的日日夜夜。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

四、引导迁移,运用语言。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学习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两条腿走路,一是阅读,二是写作,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教材和语言因素,随文练笔,学会迁移运用,在运用中厚实和巩固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一年级《四季》一课,在指导之后,老师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再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依照书中的语言说话。学生说的很不错:桃花红了,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她大肚子一挺说:“我是夏天。”黄叶飘飘,她跳起舞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他对孩子们说:“我是冬天。”学习《荷叶圆圆》一课,学生通过图画理解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对圆圆的荷叶的喜爱,我以“荷叶是我的……”为题,让学生画画写写。孩子们兴趣盎然,有的画了圆圆的荷叶上躺着一只小老鼠,写着“荷叶是我的小床”;有的画个小孩头顶荷叶,写着“荷叶是我的帽子”……孩子们每一张作品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难怪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因为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脑袋里,永远盛开着诗的花朵。

五、设计运用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學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层次。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有意识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如:看图,用书上的语句介绍图中的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书上的语言说一段话:模仿书上的句子写几句话等。如教《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学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三个小节之后,可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写法,想象用其它动物来说说火烧云的形状和变化,连贯地说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当前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读得不够,练得不足,分析多,训练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有意识地、自觉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加大力度,加大分量,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总之,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重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品词品句的主体是学生,要相信学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当然,品词品句需要条件,一是教师要会品,老师要爱读书,多读书,好好钻研教材,气力和智慧多花在教学上。品词品句还要给学生时间,充分读书。看似功夫在课堂上,实则功夫在课外。让学生多看书,多看不同的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根本。

猜你喜欢

荷叶语言文字课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荷叶像什么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端午节的来历
荷叶圆圆
背课文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