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17-12-16陈婷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材初中数学

陈婷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结构,还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不懈努力,教师不再难教,学生不再怕学,师生教学相长,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也收获到学习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的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对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少地区数学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致使学生难以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教育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一、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优化调整初中数学教学,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师备课,即备课时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材,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专家在一定的环境下,在一定時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通常情况下,教材被赋予两种意图.一是作者的意图;二是编者的意图.为了提高教材的利用价值,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注意吃透教材,详细了解教学内容、深层逻辑等,以便能够对编者的意图融会贯通.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从整体上认识到教材编排的体系,明确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各部分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按照教学要求来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规划与设计.

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备课时,教师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排的整体结构,进而确定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教学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和教学关键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渗透德育”.

二、应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励评价机制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还应当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基于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加之以往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导致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而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对学习“敬业”精神不高,这使得学生难以融入教学活动中,认真且专注地学习数学知识.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当在课堂教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科学合理地建立基于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推出适合且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如此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其他同学带动下能够积极进行知识学习,并且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解决学习困难,有效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决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伊始,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以班级为单位,A旅行社省内旅游的费用是100元,可以打7折;B旅行社费用设定与A相同,可以给5人免费,其他人员打8折.(1)如果全班同学参与此次旅游,选择哪个旅行社更省钱?(2)如果只有30名同学参加,选择哪家旅行社更为适合?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问题解答的建议进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如此,不仅使学生有效学习了数学知识,同时强化了分析能力.

四、要学会理解和欣赏每一位学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辅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但是,通过对以往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他们视自身为教学主体,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教授学生知识,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理解和欣赏学生,更没有为学生创造空间和时间,使其充分展现自己,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教师应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也就是注重学生的需要,理解和欣赏每一位学生.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的需求,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用语、教学速度等.同时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其能够展现自身的优点,进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文海.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14(12).

[2]王正太.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

[3]袁彩辉.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2).

[4]张林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8).

[5]杨吟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15(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材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教材精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