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2017-12-16黄建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黄建军

【摘要】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模式上的转变,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正确的使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好的教育举措,心理教育者利用这一形式,可以行之有效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微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11-01

微信是近些年最常用到的一类软件,大学生也是使用软件中比例较多的人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仅在课堂上进行,会有许多的局限性,要想打破这些局限性,教师就可以使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微信教育是新兴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微信教育不受时间、距离的影响,可以随时进行,并且教学内容还能长期保留,因此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微信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

1.受教育的人群更广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导,通过心理沙龙、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对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种模式常因场地、时间限制和师资力量不足而导致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利用微信平台可以扩大活动的受众面,提高在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了解。

2.具趣味性和互动性,深受学生喜爱,可增强教学效果

大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课堂和讲座中,学生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容易产生厭烦和抵触心理。对微信平台,学生大多利用休息时间关注心理健康信息,变被动为主动,依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关注内容,让学生在轻松休闲的网络环境下接触平台发布的知识和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台发布文章可以选择不同于课堂中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学生学习效果更佳。微信平台的网络虚拟性保护学生隐私和账户安全,使学生不必担心言论被同学嘲笑,或更大胆地在网络上通过留言和即时对话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自我表达和与教师沟通中调节心理不适。

二、如何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辅导员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优势。根据微信群的功能,辅导员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内容是发布心理文章、微课讲授、组织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分享案例和宣传心理活动。群主或陪伴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的资料进行分享,如文章、图片、视频等,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微课的讲授,定期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享与讨论以及对心理健康案例进行分析。

2.利用公众号发布心理健康知识

现在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公众号,而且不止一个。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内容创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公众号,因此学校也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并要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公众号进行管理,将一些适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链接定期发送到公众号中,学生通过观看可以获取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把每次要发布的内容首先确定,然后安排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的知识进行发布,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设计公众号的内容时需要注意的是,很少有人会喜欢看纯文字的内容,在公众号内容的设计上,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片和音乐,也可以加入一些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也参与到平台中,并在下一期发布时将上一期的答案公布出来,因为公众号可以储存历史消息,所以学生一旦有什么问题想了解,就可以查找历史消息进行解决。公众号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发布问题,没有其它人可以看到,只有公众号的管理者可以知道,只要心理教师为学生保密学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这种功能可以促使学生愿意利用公众平台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的回答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3.扩大宣传,调动学生关注微信心理健康内容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发现,微信在大学生中普及度虽高,但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通讯是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其次是浏览公众平台,微信只是因其语音对话的方便性才逐渐取代了QQ通信。即使部分同学在使用公众平台浏览信息,大多是进行休闲娱乐性质的浏览,缺少自主学习和调节心理健康的意识。因此,学校必须通过校园媒体、宣传栏、心理讲座、心理课堂大力宣传,使学生自主关注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微信不仅可以娱乐休闲还可以学习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帮助自己走出迷茫,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在微信平台建立初期,学校可通过全校心理健康活动参与程度设立奖惩制度,就学生表现活跃程度和考核分数适当奖励额外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心理健康微信平台。

三、利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手机的使用时间

现在的大学生无论做什么手机都不离手,曾经听过一名大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天出门没有带手机,生活好像都无法进行下去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这种情况对学生心理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这一点上心理教师要注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将心理健康内容发布的时间公布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大学生在等待过程中一直在玩手机,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关于手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容,侧面的控制学生玩手机的时间。

2.心理健康内容不能过于单一

在设计心理健康内容时,一定要保证内容的多样性,如果每一次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不再进行关注,在每一期的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结合校园中最近发生的有关事件来进行编辑,学生更愿意去看身边的事件带来的影响,心理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学生也可以根据当前的事件进行讨论,自己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当遇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知道如何去解决,这样的设计形式学生会对其有所期待,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将有利于他们增强对自身的了解,开展对自身的教育,同时引导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必将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文杰.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7):56-57.

[2]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02)::77-78.

[3]崔璨,刘慧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