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2017-12-16郑记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郑记科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不少教学课堂都开始从原来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将学生看作是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寻求发展的人,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15-HJYY-2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06-0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相关意见,进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结合了时代背景和教学需求之后,教师在开展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以此为基础,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展开课堂教学。

一、问题导向,设计启发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单一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及学生的发展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也由此,启发式的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它要求教师尽可能的做到“少而精”,在进行课堂留白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要求下,教师要根據学生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或是疑问,在不断提问、解决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相关定义及本质。

例如在新课标必修三的概率的概念学习中,教师可以以问题导入的形式来设计课堂。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并且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其形成深刻的课堂印象,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

二、小组讨论,设计合作学习模式

在应试教育唯成绩论的背景下,教师和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希望学生能够一心钻研学习,而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拓展,在此基础下,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锻炼学生协作意识、交际能力的方式。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学生的成绩虽然优秀,但是缺乏相关的人际交往能力,兴趣不广泛,缺乏合作、沟通和领导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模式,尝试由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亲身的课堂参与,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与同伴的讨论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这里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实际,通过教具的展示,教师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展示有关的课堂体验及感受,而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划定恰当的讨论范围,以此来保证学生讨论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有关的交际、沟通、领导等等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拓展。

三、激励教学,设计自主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尊师重道被认为是基本的师生关系,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课堂。而针对于本身自我意识较为鲜明、反叛心理较为强烈的高中生而言,过于“等级化”的课堂某种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态度较为消极。而在现代化教学的理念下,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力争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强硬的管理者。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的理解学生、欣赏学生、信任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自主管理模式,尝试按照一定的班级秩序,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必修五有关于数列的学习中,我们了解数学本身是一门有关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章的内容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在本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奖励规则,以此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现高效的自主管理、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以相应的惩罚措施来予以辅助,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有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能够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互评互测,设计相互促进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特性给予学生以互相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结束之后进行互评,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或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存在有哪些不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竞争对手,结合互评互测的课堂模式,有效的竞争小组能够激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学习,保证课堂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中,教师可以设计相互促进学习模式,带领学生学习过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后,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评测。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出题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关竞争小组的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保证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互评互测的过程也能够给予学生以评判标准,学生可以结合检测结果了解自身还存在哪些问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以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的推广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通过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也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教师应该通过正面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吴建荣.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2]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高燕玲.现代经济信息.2017(13).

[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衔接研究[J].黄燕平.科技视界.201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