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措施研究

2017-12-16祝洪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能力小学数学

祝洪汉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学习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数学知识,还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99-02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通过数学活动,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关的内容后,让学生在课外观察收集我们生活中常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东西,并整理出结果,以便在下次课上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观察与整理,就会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着用数学思想解决。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672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共用28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14.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先让学生自己做这道题,然后请他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并互相交流。我们发现这道题有两种做法。方法一:①甲队28天开凿的长度:14.5×28=406米,②未开凿的长度:672-406=266米,③乙队每天开凿的长度:266÷28=9.5米。方法二:①甲乙两队每天共开凿的长度:672÷28=24米,②乙队每天开凿的长度:24-14.5=9.5米。这两种方法都能对此题进行求解,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了每种方法是从什么方面来考虑的,首先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别人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另外,由于小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很强,所以教师要适时地鼓励他们,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给予表扬与肯定,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在他们学习遇到挫折时要耐心地教导,给他们信心与动力,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三、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发散性解题能力

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有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两车从相距480千米的地方同时出发,经过2个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在进行讲解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解题?这道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吗?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比如“这两辆车是开向同一个方向还是开向相反的方向呢?”“如果是开向同一个方向,那么哪辆车在前面、哪辆车在后呢?”在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并有了解题方法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结果。然后教师再系统地讲解这道题。这道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进行讨论:第一种是两车相对而行,则两车相距为480-(65+75)×2=200(千米);第二种是两车背向而行,则两车相距为480+(65+75)×2=760(千米);第三种是两车同向而行,如果客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480-75×2+65×2=460(千米);如果货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480-65×2+75×2=500(千米)通过设计条件开放式的练习,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置不同的情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联系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数学知识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让小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要不断地开发和引导,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创造、发展。总之,小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数学现象,抽象出一种数学的模型,或者跟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进而使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步发展。

四、结合具体问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结合具体问题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会解答所学的问题并不是最终的训练目的,问题解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有代表性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成为能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在学生拥有一定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通过出声思维、回忆反省等方法,来审视、相互交流并反思各自在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认知策略,从而重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有效地实现知识类化和知识迁移。

总之,在新课程下,为了更好的进行教与学,就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更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把个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巩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力小学数学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