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017-12-16刘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美术教育教学情境

刘英

【摘要】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点目标。通过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本文围绕注重美术课程教学与人文背景的有机结合、注重人文背景的情景设置、注重教师人文修养的自我完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实现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融合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教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68-02

美术课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尤其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繁重,通过美术课程的设置,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不足主要是教师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忽略了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艺术性思维的培养。将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目前对美术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是实现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措施。

一、注重美术课程教学与人文背景的有机结合

根据社会发展产生的人文精神内容,可以将审视以及品评美术作品的美感和价值所在这种能力,作为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融合的要点所在。现阶段,存在有的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审视美术作品时,只能单纯的将作品的表层意义展示出来,例如作品中的描述内容的讲解等,对于作品的评价同样比较肤浅,尤其是对于一些人物画和风景画,评价的标准更是判断与实物之间的相似度,导致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同样只能看到表面内容。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深度,促使美术教学具有历史眼光[1]。例如,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充分将设计作品需要具有的视觉上的层次感,与周围环境需要做到有机结合这方面内容重点讲解,挖掘该学习内容的深度。因此,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可以将法国凯旋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为教具,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时代情感等,促使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掌握。

二、注重人文背景的情景设置

针对目前对美术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划是不够的,同时需要利用丰富的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即是注重人文背景的情景设置。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具以及办公设备等,有目的、有组织的营造一个能促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如生活情境、视频情境以及音乐情境等。例如,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介绍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者公共设施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这些设计的原因进行辩论,要求学生通过辩论,让更过的人喜欢他介绍的设计作品,而教师则会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促使学生建立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同时在为学生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时,可以配上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从而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能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内涵,这种音乐情境教学的设置,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美术社会功能以及作用的认知,即是实现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注重教师人文修养的自我完善

美术教师是保证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人物,将人文教育深入在美术教育中,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自发性行为。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效果的实现主要与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关。人文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及时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认知上,同时体现在做事态度和行为准则中[2]。人文素养的最基本形态是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层次的关注,人文精神包括人们对自身完善的追求,对不幸者的同情等。为了实现人文教育充分体现在美术教育中,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加强对自身发展的重视,只有在教师充分体会人文精神,并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实现美术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保证教师能通过自身的行为准则以及处世态度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目前大多数教师为了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保证自身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教师通常会关注有关艺术展览会以及艺术讲堂等活动,并会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并且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将掌握更多课堂素材,将对美术教学效果的实现产生积极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升,能促使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人文精神、丰富人文素养,并在不断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四、结论

美术教育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还没有建立完全,通过美术教育,能在强化学生对美术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美术教育与人们教育相结合,能有效实现美术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在转换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建立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政.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7,(65):172.

[2]許蕴汝.试谈人文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的融合[J].新校园(中旬),2015,(06):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美术教育教学情境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