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体育援助”体系构建——以云南革命老区为例

2017-12-16刘海军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区援助乡镇

刘海军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体育援助”体系构建——以云南革命老区为例

刘海军

昭通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云南5个革命老区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基层体育事业组织机构不健全及人员配备不齐;农村体育专项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活动开展形式及项目单一;农民体育意识差,对体育本质功能、体育消费的认知还不足;居民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体育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认知上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中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78.534,P=0.000<0.01),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107.555,P=0.000﹤0.01)。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体育援助体系,通过建构体育援助体系主体,搭建体育援助网络平台,实施体育政策、体育科技文化、体育人才援助,有效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云南革命老区;农村;体育活动;体育援助;构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云南境内建立的两块根据地,威信、镇雄、彝良、广南及富宁5个县,这些革命老区都是少数民族集聚的边远贫困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革命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迟缓,农民生活水平低,体育发展水平滞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革命老区既有贫困落后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共性,同时也有其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在革命历史中形成的独特民俗、民风和特色体育资源[1]。以革命老区为区域研究对象,针对革命老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构建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的援助体系,旨在为发展革命老区农村体育,提高当地体育水平,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威信、彝良、镇雄广南、富宁5个革命老区县的24个乡镇的农村居民和乡镇政府领导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针对研究问题查阅农村体育、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以确定本研究目的、重点与难点及研究的基本思路。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选取革命老区农村居民及乡镇政府作为调查对象,设计农民调查问卷和乡镇领导问卷。发放农民问卷950份,回收912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为94.6%;乡镇领导问卷23份,回收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87%。

1.2.2 田野调查法对问卷发放的24个乡镇进行个别访谈和实地调查。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为研究提供充实的资料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3和SPSS19.0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 革命老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2.1 农村体育组织现状分析

表1 革命老区农村体育组织情况统计表(n=20)

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是为了实现农村体育工作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村体育工作的功效所进行的确立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等一系列综合活动,其管理要素是由人、财务、机构、法等要素构成[1]。目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云南革命老区不是所有的乡镇都有文体站,文体站的机构设置与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很不平衡。表1可知,35%的乡镇有文体站,并且配置有具体分管体育事业的人员,其中,有5个文体站配置有专职或兼职的体育指导员;而65%的乡镇没有文体站,其中,65%的乡镇没有配备具体的分管体育事业的机构和人员,更没有配置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只是临时由乡镇文化站兼管;而乡镇(75%)下属村委会也没有具体负责农村体育活动的干部。调查中还发现,65%的乡镇没有开展体育事业的工作计划,由此可知,农村体育基层管理组织及专门人员的缺乏导致了农村体育长期处于难于开展的局面。

2.2 农村体育活动专项经费现状

表2 农村体育活动专项经费来源情况(n=9)

目前,滇东北革命老区其体育部门与教育或文化部门的合并,相当一部分的体育部门工作被削弱,权限被缩小,体育经费明显减少,大部分领导干部只注重教育文化的投入,而忽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对农村体育专项经费的忽视,致使依靠政府拨款的农村体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调查发现,55%的乡镇没有体育活动专项经费,只有45%的乡镇有专项经费,但活动经费来源单一。由表2可知,33.3%的来自乡镇财政拨款,11.1%的来自上级政府的拨款,22.2%来自企业个人赞助,22.2%的来自群众集资,11.1%的来自乡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由此看出,上级部门对体育活动专项经费的拨付不足,大部分依靠社会团体及群众集资,因此,加大农村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是保障农村体育活动有序开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表3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形式

表4 居民对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n男=530,n女=369)

调查发现,30%的乡镇经常开展体育活动,50%的乡镇偶尔开展农村体育活动,20%的乡镇从未开展过。表3显示,各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花山节等)列在首位占到了37.5%,其次是综合运动会占到25%,单项体育竞赛和表演占18.8%,其它占18.8%。对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居民满意度调查中发现(表4),男性居民13.3% 的表示非常满意,27.2%的表示满意,17.2%的人表示一般,29.9%的人表示不满意,12.4%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而女性居民11.7%的表示非常满意,24.1%表示满意,44.7%的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经卡方检验,两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X2=3.899,P=0.420﹥0.05)。由此说明,广大民众对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满意度不是太高。基于民众参与的态度,各乡镇应加大体育活动开展的力度,开设更多形式、更多项目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广大民众参与锻炼和健身的需求,丰富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4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2.4.1 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知(1)社会功能。在对“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减少当地村民不良习惯”的调查中显示(表5),男性居民中57.1%的人认为能,38%的人表示不清楚,只有4.8%的人表示不能减少,女性居民有61.4%的人表示能,35.2%的表示不清楚,3.4%的人认为不能,两者不存在差异性(X2=1.981,P=0.383﹥0.05)。而对“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问卷调查显示(表6),48.6%的男性和62.5%的女性认为能,51.4%的男性和37.5%的女性认为不能,经卡方检验,两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6.998,P=0.000﹤0.01)。由此说明,在经济、教育、文化不发达的革命老区,广大农民对体育的社会功能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娱乐功能。表7显示,57%的人是为了增强体质,47.3%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动是为了娱乐,11.7%的居民是为了加强交流,26.1%的居民是为了散心解闷,其它目的占了26.6%,从性别对健身动机的卡方检验来看,两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部分革命老区农民对体育健身锻炼的目的明确,体育的娱乐功能在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革命老区也显得尤为突出,但对促进心理健康和促进个体社会化等其它体育的本质功能还没有太多认识。

表5 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减少当地村民不良习惯情况调查统计表%(n男=530,n女=369)

表6 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n男=530,n女=369)

表7 农村居民对体育娱乐功能的认知情况表(n=899)

2.4.2 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在对“是否经常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调查中发现(表8),31.7的人经常参加,32.7%的人偶尔参加,35.6%的人从不参加,从性别来看,经常和偶尔参加活动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两者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78.534,P= 0.000<0.01)。在乡镇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调查中显示(表9),革命老区农村居民健身锻炼的项目总体主要以健身走(53.1%)为主,其次依次为球类运动(主要以羽毛球为主)(28.2%)、跑步(27.3%)、爬山(23.1%)、跳舞(18.5%);从性别看,男性居民主要以健身走(51.4%)为主,其次为跑步(27.3%)和球类(25.1%)及爬山(24.4%),女性居民同样以健身走(56.2%)为主,其次是跳舞(41.8%)、球类(33.3%)、跑步(26.9%)及爬山(21%),居民健身锻炼项目的选择在性别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07.555,P=0.000﹤0.01)。走访中发现,乡镇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中,大多以篮球比赛为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在节庆日(花山节)时组织开展,其它体育项目涉及较少。很多居民表示,对于篮球或其他竞技项目的比赛来说,须有一定的竞技基础的人才能参与,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只有通过观赏比赛来满足自身娱乐。这说明,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及项目还需拓展,政府主导部门或村委会多组织开展一些喜闻乐见,便于普及开展的项目,同时,加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指导,使广大民众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使其都能够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

表8 革命老区农村居民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n=899)

表9 革命老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统计表(n=387)

2.5 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表10 乡镇开展体育活动时的场所情况统计表(n=20)

调查中发现,75.6%的乡镇没有开展体育活动的固定场所,开展体育活动时,58.9%的乡镇依靠附近学校,23.5%依靠附近的空地或马路,17.6%的乡镇利用公益性专用场所,还有少数的乡镇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场地(表12)。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场地器材的缺乏是阻碍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困难之一。

2.6 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表11 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调查(n=899)

革命老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在对“除了家庭日常消费以外,家庭主要消费”调查中显示(表11),45.1%的农民选择了购买运动服或运动鞋,4.8%的人选择了“用于体育文化娱乐”,3.8%的人选择了“购买体育健身器材”,9.6%的人选择外出游玩,其它占到36.5%。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农民购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只是为了锻炼,而是更多用于日常穿戴和生产劳动。这说明,由于革命老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高,人们的需求层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体育消费的认知还不足,“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2]。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依托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条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满足体育健身、丰富业余生活的需要。

3 制约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的因素

(1)当前,革命老区农村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乡镇体育事业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配置不完善,农村体育基层管理组织、专门人员以及体育专项经费的缺乏是导致农村体育长期处于难于开展的局面的关键。

(2)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有待于提高,居民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对“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减少当地村民不良习惯”的社会功能认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X2=1.981,P=0.383﹥0.05)。而对“开展体育活动能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认知上存在性别差异,且具有非常显著性(X2=16.998,P=0.000﹤0.01)。对娱乐功能的认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3)在对是否经常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上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78.534,P= 0.000<0.01),居民健身锻炼项目的选择在性别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07.555,P=0.000﹤0.01)。

(4)农村体育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单一,体育活动场所器材的缺乏,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意识不足,是导致群众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

(5)革命老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高,人们的需求层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认知不足,“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

4 基于体育援助体系构建的发展对策

4.1 体育援助体系的主体构建

体育援助体系主体的构建,除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支持外,还需社会各方的参与和支持。在健全乡镇文体站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机构建设(如:村文化室),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和体育指导员,加强农村体协等民间社会团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组织能力,协助乡镇文体站组织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3]。乡镇文化站应作为体育援助的主体,定期指导援助农村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随时提供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资源信息。建立以乡镇文化站为中心,以村文化室为基础,以体育爱好者为补充的多级体育文化网[4]。将一些热爱体育运动并有一定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民众,以及假期返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等人员作为非定期的体育援助主体,协助乡镇文化站或村委组织开展短期或临时性的活动任务,促进农村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

4.2 构建体育援助网络平台

以乡镇文体站建设为基础,搭建农村“体育援助”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体育文化及非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上传网络,将各乡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体育活动及时上传网络平台,构建能够提供更多信息资源的体育资源库。借助体育援助网络平台的构建,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高体育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营造区域体育氛围,有效推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4.3 充分发挥文体站功能,实施体育科技文化援助

现代体育科技文化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抓好乡镇文体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文体站的功能,构建容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等多位一体的大体育文化,满足现代农民对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需要[4]。乡镇文体站积极组织县乡镇图书馆和书店开展体育图书的展阅和售卖,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市场的发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体育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并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巡回辅导或培训,使群众能够了解和普及体育文化知识。同时,充分发挥文体站应有的功能,依托地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体育元素构建特色村寨体育文化示范区,通过活动的开展,刺激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户的健身热情[5]。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引领功能、政治功能、凝聚功能和阵地功能[6],大力促进地方体育文化教育观念的改进和提升,让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4.4 加强体育政策援助,推动硬件设施建设

依托政府管理部门,健全各种体育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应的体育援助政策和办法,借鉴国家“体育援藏”“体育援疆”政策的宝贵经验,结合革命老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在充分挖掘各村落自身潜能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援助,多渠道寻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积极动员群众集体投资,多方筹措[7],加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场所的建设及健身器材设施的购置,强化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监管力度,加大附近学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同时,与当地管理部门的合作,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和落实,指导帮助当地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了解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全面发挥体育事业的社会功能[8]。

4.5 拓宽渠道,多方位实施体育人才援助

农村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除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外,更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8]。针对革命老区现状,研究适合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体系和机制,在加强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依托当地体育院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师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动员当地在职体育教师以及广大社会体育爱好者加入服务,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从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鼓励民众依托当地现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益于健康的体育活动。以特色传统体育项目为核心,实施体育项目援助建设。

[1] 康顺岐,柳若松,李立健,等.西北革命老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现状调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01):35~37.

[2] 刘 贺.辽西北农村村落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7(03):18~20.

[3] 康顺岐.西北革命老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80~82.

[4] 钱旭升,沈 君.我国农村失学女童的文化援助体系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2(07):85~89.

[5] 芦平生.西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1):41~44.

[6] 阿达来提·阿不拉.总局援助南疆四地州农村体育设施全覆盖[N].中国体育报.2014,10(03):1.

[7] 罗 炯,郑 兵,卢文云,刘双飞.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健身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1(04):32~40.

[8] 赵富学,王发斌.我国“体育援藏”政策的特征与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1):26~29.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ports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id” System——A Case Study of Yunnan Revolutionary Old

LIU Haijun

Institute of P.E. Zhaotong University, Yunnan Zhaotong, 657000,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ports activities in five revolutionary old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Yunna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rural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re: the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not perfect and the staffing is not the same; the rural sports special funds are insufficient and the sources are single; the sports places are insufficient, the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and the project is single; Poor awareness, the nature of the function of sports, sports consumption awareness is insufficient. It aims to construct the sports aid system, construct the sports aid system, construct the sports aid network platform, implement the sports policy, th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the sports talent assistanc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ports industry.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of Yunnan; Rural; Sports activities; Sports aid; Construct

1007―6891(2017)06―0090―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6.23

G812.42

A

2017-06-07

2017-06-19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15Y482。

猜你喜欢

老区援助乡镇
爱心援助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区在努力奔跑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