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学习社区中电子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异文化交流中的模式研究

2017-12-14宁,瞿

黑龙江科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指导者档案袋文化交流

何 宁,瞿 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哈尔滨 150081)

Web学习社区中电子档案袋评价
应用于异文化交流中的模式研究

何 宁,瞿 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哈尔滨 150081)

本文探讨如何将电子档案袋评价灵活应用于异文化交流中,将终期评价与形成性评估完美结合,真实反映出应用者的交流水平和能力,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交流效果的目的。

Web学习社区;电子档案袋;异文化交流;档案袋评价;形成性评估

异文化交流广义是指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的文化现象等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接受和适应。狭义是指外语交流中,基于语言表达基础之上的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和包容。作为一名语言习得者只有提高异文化交流能力,才能与对方进行顺畅的沟通。

Web即互联网技术,表现形式主要是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传输协议等。Web学习社区是综合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传导的新型教育方式,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得更快且更远。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Web学习社区,吸引异文化交流者的注意力,提高其认知兴趣,加大信息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交流水平,同时提升应用者的综合素质。

在Web学习社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电子档案袋评价,它是形成性评估的一种。形成性评估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应用者的学习进行持续性评价。形成性评估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力图通过有计划性考查各阶段的学习成果,来体现并提高习得效果。它除了评价知识的取得、技能的掌握等可以量化的科目外,对兴趣、战略、团队协作能力等质化的品质也能得到客观的结论。目前在形成性评估中最为大家认可和推崇的是档案袋评价,即以档案袋为依据对被评价者进行客观、综合性的评价。电子档案袋是将传统档案袋放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异文化交流的指导者和习得者都可随时增减其中的内容,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习得者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日积月累中对于习得成绩、交流效果一目了然。

1 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异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档案袋评价是20世纪90 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最早产生于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工程“零点项目”,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其最早的构思来源于该项目推进者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教授,他从对英国教育实践的长期考察中得到启示,认为利用档案袋可以评价多元智能理论,逐渐更多的学校和科目开始了解并采用档案袋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此外,受英美影响,欧洲各地和日本也在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视档案袋评价体系,日语教育学会在近十年中,著名教育学家齐藤伸子、横沟绅一郎、圣田京子等人都有著作和论文的发表。

近年来,国内部分教育者也逐渐发现并重视档案袋评价体系,研究其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但目前为止导入档案袋评价理论的中小学较多,究其原因,应理解为档案袋评价可提高习得者学习兴趣,特别是使用这种直观、客观的学习成绩展示可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档案袋评价逐渐被运用于艺术类学习中,主要原因是方便展示作品,可将各时期作品归纳在档案袋中,便于整理及随时翻阅浏览。但将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异文化交流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异文化交流的基础仍是交流者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了解不足,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档案袋能有效地收集习得者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其对自身的学习建立一个较完整、明确的评价体系,同时便于指导者掌握习得者的学习动态,面对其成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或要求,结合终期评价最终给予习得者客观、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档案袋也可反映指导者引导方法的正确与否,以便加以改进。因此,应积极推广档案袋评价在异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2 电子档案袋评价特点

档案袋评价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评价目的不同,所收录的内容也不同,形成很多种分类。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Margaret.E.Gredler)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评价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等,不同类型的档案袋评价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评价过程,所以运用档案袋进行评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针对于异文化交流的特殊性,结合实际,笔者总结异文化交流中Web学习社区环境下电子档案袋评价的特征应为以下四点。

A.资料多样化。利用Web学习社区的固有优势,根据异文化交流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网络上收集相应的语言资料,诸如:教材习题、级别测试模拟题、音频视频,等等,作为课堂内容或自学作业。所得到的各项成绩,按已制定的电子档案袋分类自动归档其中。除录入指导者布置的各项任务外,习得者可适当选择证明自己能力或感兴趣的内容、话题存档,并鼓励相互分享。

B.归档分类清晰化。虽然档案袋可以收集多种资料,但必须分门别类进行归档,这样可方便日后的评价和管理,这就需要指导者的规划和引导。一般情况下,可根据 “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谈话能力、方略能力等异文化交流范畴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纳,习得者便可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所在。

C.顺序循环良性化。针对具体作业的处理方式是“评价、反馈、再评价”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首先,习得者提交较满意的作业,指导者进行评价。这其中并非指导其如何修改,而是给予启发式提示,让其对自身的学习肩负责任感。其次,提交根据评价结果修正的作业后,指导者再次评价,以求作业的完善。此过程是一个极好的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习得者印象深刻,掌握知识扎实。

D.习得意识主体化。档案袋评价旨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它符合Web学习社区理念的主导思想。通过让习得者参与创建自己的学习档案,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推动其积极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促进自我评价及互评互助的团队意识等。

图1 异文化交流中档案袋评价的基本特征Fig.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tfolio evalu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y

图1清晰地反应出档案袋评价的整体是指导者和习得者共同实现“实践→反思→发展”良性循环的过程。习得者从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取得进步,指导者也会相应改善指导方式和方法。指导者应把评价定位在激励习得者的进步上,站在其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即:时刻肯定习得者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交流习惯。另一方面,习得者也是一面镜子,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各种反馈使指导者意识到某方面的疏漏,迅速加以填充和修订。

3 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具体方法

上文讲到的多样化资料的积累最终要落实到评价上,也就是档案袋评价的最终目标和意义。评价方法可以是指导者对习得者阶段性学习态度、成绩和学习作品的点评,也可以是习得者的自我评价或是习得者之间的互评。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评价的方式和基准都显得尤为重要。

A.自我评价。习得者很难自觉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需要指导者适时地给予其自我评价的机会。作为学习主体,如能及时把握问题点,可提高学习兴趣。因自我评价系主观行为,外界可能怀疑其准确性,但实际上一般情况下,习得者都能较正确地把握自身的能力。

B.互评。即在习得者之间相互进行学习能力的评价。如:作文、演讲、小品成绩的互评。根据互评,习得者可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认识到除指导者外,还有人关注着自己的作品,以期提高学习热情。

C.指导者评价。指导者评价要准确、客观并针对每一阶段习得者的成长给予肯定,使其增强自信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可以书面文字呈现。指导者评价应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特征,提前合理、均衡地设置评价标准和类型是评价习得者实际能力的前提条件。

通过1个案例来解析这个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评价方式。表1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日语班二年级学生在与日本留学生座谈时交流片段的评价。

表1 对哈医大学生与留学生交流的评价Tab.1 Evaluation on the exchan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overseas students

由此可见,在活动开始前就应明确评价内容的标准、取向和方法。标准的设定要宽泛化,覆盖面要广,层次多样,界线分明。取向要符合大纲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合理调整,避免千篇一律,无重点,无目标。方法要灵活,多以如上列表形式存在,也可以通过自我总结、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Web学习社区中电子档案袋评价板块的构成所进行的初步研究和探索。从中可见,档案袋评价对于异文化交流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传统评价无法比拟的、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信度”“效度”的平衡、量化分析、负担较重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档案袋评价对我国异文化交流研究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学习相关评价理论并开展行动研究,对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概括,为Web学习社区中电子档案袋评价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素材。

[1] (日)高浦胜义.档案袋评价法入门[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社,2000.

[2] (日)加藤幸次,安藤辉次.综合学习的档案袋评价[M].新澙:黎明书房,1999.

[3] (日)安藤辉次.开创以档案袋评价的综合学习[M].东京:图书文化社,2001.

[4] (日)加藤幸次.综合学习活动中档案袋评价的实际操作[M].大阪:金子書房, 2001.

[5] (美)马丁-克尼普(Martin-kniep,G.O.).捕捉实践的智慧——教师专业档案袋[M].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electronicportfolioevaluationinwebcommunitiestoth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HE Ning, QU P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the electronic portfolio evaluation flexibly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bine the final evaluation with formative evaluation perfectly. It can truly reflect the communication level and ability of the users, so as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Web learning community; Electronic portfoli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rtfolio evaluation; Formative assessment

G434

B

1674-8646(2017)21-0165-03

2017-09-06

2016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6RWXZ12);2015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5070)

何宁(1977-),女,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指导者档案袋文化交流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教学档案袋在美国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应用探究
善倾听会提问
善倾听 会提问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