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新书局的赵景深

2017-12-13唐吉慧

检察风云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四明书局昆曲

唐吉慧

虽然在民国时期北新书局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在新文艺书籍出版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鲁迅的著作大部分由北新出版,如《呐喊》第三版,《彷徨》《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而已集》《三闲集》等,使北新成为当时鲁迅著作出版最早、最多的出版单位。此外还主持了郁达夫、谢冰心、徐志摩、章依萍、柳亚子、沈从文、林语堂等名人的著作出版,成为新文艺书籍出版最多的书店之一。

有学者曾对《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学卷》做过统计,北新书局所出版的新文艺图书在320种以上,数量如此之大,在民国时期的出版社中,鲜有比肩者。

赵景深(1902—1985),曾名旭初,笔名邹啸,是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作家。1922年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入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学副刊,并组织绿波社,提倡新文学,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冲击下的弄潮儿”。1930年,赵景深在北新书局经理李小峰的邀请下,进入了北新书局做总编辑,写书、编书、编刊物,可谓如鱼得水。从北新的出版目录来看,1927—1952年中,他写了竟有六十本书。

赵景深的原配夫人马芝宝在1929年病逝,后来由李小峰的夫人蔡漱六做媒,将李小峰的妹妹李希同许配给了赵景深,这样赵景深与李小峰不仅互为莫逆,甚至成了亲家。

最近见到两封赵景深的信,写给张仲锐的。张钟锐(1909—1968)是张次溪,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著述240多种,印行有《李大钊传》《人民首都的天桥》《北京岭南文物志》(与叶恭绰合编)等。

我至今记得我的天申奶奶在世时,一次和她谈天她说的一句玩笑话,说赵景深的字“哪能写得嘎难看”。赵景深是昆曲迷,是正儿巴经跟昆曲传字辈的老先生学过戏的,学唱学身段,更为昆曲的传承和推广做了不少工作。20世纪50年代赵景深成立了上海昆曲研习社,并担任社长。天申奶奶从小喜欢昆曲,是首批社员,那会儿他们经常在赵景深家里唱曲子,所以对赵景深比较熟悉。

老奶奶谈起过赵先生一段往事,说1943年11月赵景深和俞振飞合演《狮吼记·跪池》,趙先生演得是苏东坡,俞老是陈季常。按剧情,苏东坡在被凶巴巴的柳氏骂了一通后,吓得逃到椅子后边去。但由于赵景深是近视眼,视线模糊,动作一着急,一下子让椅子绊倒在了台上,台下以为赵先生演得认真生动,竟然来了个满堂彩。

我也见过一些赵景深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书信,字既小且丑,像一条条被挖出泥土的小蚯蚓在乱动弹,可能确实年纪大了,手哆嗦,字“嘎难看”了。不过这两页毛笔信就好看得不得了了,字既小且美。赵景深有位好朋友徐调孚,是商务印书馆的名编辑,他曾在给柯灵的信里谈到几位作家的字,在他眼里,“老舍的字端正朴厚”,茅盾的字“瘦削琐小,极像他的人体”,“郑振铎的钢笔字原稿,固然乌里乌糟,人家见了喊头痛,但他的毛笔字,说句上海话,写得真崭呢!”

沈从文“临摹草书,极有成就,他的毛笔字极现飞舞之姿”,俞平伯的楷书“有平原之刚,而复兼具钟繇之丽,精美绝伦”,朱自清的字“拘谨朴素,一如其人”,“叶绍钧楷书温润平正,深得率更三昧”,丰子恺的字“颇有北魏风度,只惜笔力犹欠遒劲”,乌鸦主义的曹聚仁的稿子,“只见一团墨黑,真像一只乌鸦!”赵景深的字则是“摇曳多姿,似出闺秀之手”。真是一点不假,这字活脱脱昆曲里的柳梦梅杜丽娘,典雅至极。我想这与他热爱昆曲一定是有关联的,细笔游丝,宛如昆曲行腔若即若离。他的字和他的文风很相似,清丽婉约,浓浓地浪漫主义,可谓处处见风流,处处见风情。

这两封信内容都以约稿为主。1948年9月1日那封上说:“钟锐同志:来书诵悉。弟在此编‘俗文学,恳赐大稿,以光篇幅。蔡省吾先生稿嘱作序,当为写述。全书既仅一万数千字,请将稿前二类赐刊俗文学如何?后二类亦盼一并寄下。‘梨园世说亦盼赐寄。均须挂号。否则仍照以前办法,由兄寄草样与弟,再由弟读后作序寄上。因凭空作文,虽有目录,终嫌隔靴搔不着痒处也。来稿每篇文字数以不过六千字为合用。”

据说赵景深做编辑约稿子很有一套,他编《青年界》时有回跟老舍约稿子,信上大书一个“赵”字,用红笔圈了起来,旁边加注:“老赵被困,请发救兵(小说也)”。老舍回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观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杀气满山头!”两人一来一往,十分有趣,这两封写给张次溪的信则平实得多。

这两封信的信纸用得是北新书局笺纸,可知当时北新书局的门市部位于福州路二五四号,批发处在林森中路四明里六号。林森中路即今天的淮安中路,四明里则早已拆除。不过四明里在当年不止是北新书局的批发处,也是北新书局的办公室和赵景深的住所。

赵景深新婚时期与夫人住在海宁路新乐村,1937年冬天住进四明里14号,后搬至6号,到抗战结束,约1946年,底楼做了北新书局的办公室,二楼做了李小峰的经理室,赵景深夫妇便一直住在三楼。1951年,赵景深辞去北新的职务,专心去复旦大学教书了。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四明书局昆曲
汉江河口区四明滩段四明上护岸坍岸修复技术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论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阁刻书
晚清官书局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