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困境与出路分析

2017-12-12林青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出路作文教学困境

林青

摘 要: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结合笔者自身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出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出路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实现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多困境,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写作心态;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实际的生活严重脱离;过度的模仿使得学生的写作往往出现抄袭的现象等等。种种问题的存在,都表明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并通过积极地改进,找到作文教学的出路,为实现良好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得作文教学困境成为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主要如下:

(一) 教师的作文教学传统落后

写作是需要灵感和思路的。在进行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时,如果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学生没有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那将会严重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往往都会挑选几篇优秀的范文,然后结合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技巧。这样的作文指导方法看似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其实不然。很多教师在这样的作文指导过程中,手段生硬且缺乏层次性,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一知半解,对相关的作文技巧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难以结合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此外,在當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的作文指导依然是以考试为核心的,而这种以考试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 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俗话说:作文难,难作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作文写作俨然成了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第一反应就是“难”。学生不懂得如何审题,不懂得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懂得如何写出一篇得体规范的文章。提笔忘字似乎成了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其实,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学生自身的畏难情绪,当这种畏难情绪泛滥的时候,学生自然就退缩了,就不敢写了,最终,学生不是输给了作文,而是输给了自己。

(三) 教师忽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视野比较狭隘,见识比较短浅是他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通过阅读,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教师的作文教学存在孤掌难鸣的局面。学生阅读知识的匮乏,是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初中作文面临的困境之一。

(四) 过度模仿使得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手段是让学生模仿一些优秀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可厚非,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习到一些优秀的技巧和手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存在过度模仿的现象,将模仿变成了活生生的抄袭,学生的作文不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感受,而是毫无主见地去模仿他人。这样的作文写作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别人的文章中迷失了自己,还使得学生对模仿作文渐渐地形成了依赖,最终难以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出路

从某种层面讲,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远远不止以上几点,只是基于篇幅限制,笔者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只是挑选一二重点进行阐述。那么,针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找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出路呢?

(一) 不断丰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手段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法陈旧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创新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实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明确自己的作文教学思路和对策,实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如初中一年级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打破学生的思维限制和束缚,培养学生自由写作的能力和习惯;而初中二年级,教师则应当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个规范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既定的文体下进行写作;到初中三年级时,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种有目标、有梯度的作文教学手段,将会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 加强沟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针对这样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于教师及时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首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是因为自身的知识积累不足,还是纯粹的心理因素影响?只有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给学生灌输作文不难的思想,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文其实本来不难,只不过是自己的心理作祟罢了。

(三) 强化阅读积累,提升作文水平endprint

阅读积累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基础。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将作文教学孤立起来,而应当通过强化阅读积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积累对于提升作文水平的意义,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真正为写作服务,改变学生“提笔忘字”的写作现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 创造写作条件,让学生自由翱翔

写作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过度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当重视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学生写作的条件,让学生自由发挥和自由写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实现良好的写作效果。例如,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指定命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的现象,而應当给学生确定一个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里自由发挥,通过这种自由发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实现良好的作文写作效果。

(五) 巧用微型日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当前,在作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微型日记的写作成为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初中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利用微型日记写作习惯。首先,在学生开始写微型日记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即可。这样,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微型日记写作模式下,见到很多事物都会有感而发,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六) 开展作文竞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一些作文竞赛,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作文竞赛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写作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拟题、自由写作,最终评选出优秀的文章。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最终实现良好的作文写作效果。

总而言之,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当前,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出路:不断丰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手段;加强沟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阅读积累,提升作文水平;创造写作条件,让学生自由翱翔;巧用微型日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开展作文竞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玉梅.浅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意见[J].成才之路,2008(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路作文教学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