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略

2017-12-12杨灿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语文现状

杨灿

摘 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将生本教育理念认真地践行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本教育;现状;意义;对策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教育的重点转向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由此产生。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作为教师,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切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目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运用的现状以及对策。

一、 生本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格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 高考的压力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对于高中阶段教学而言,高考才是第一位的。因为,对于中国绝大部分的孩子而言,高考可谓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一大考试。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基本所有教师的教学都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所谓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过是一纸空文,难以真正实施。这就是所谓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真实写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些指导思想比较理想,但是在真正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从而难以让教师真正践行一些理想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学中根深蒂固

对于一切行业而言,改革必然会面临阻力,教育改革亦是如此。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自2001年开始的,相比较上千年的应试教育体制而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无疑显得格外薄弱,从而使得难以在教育领域普及和发展。而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学领域可谓是根深蒂固,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太接受,也不太懂得使用,从而使得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难以真正得到有效地实施,难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 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特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着实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回归学生本位,尊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总结下来,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生本教育理念的第一特征是强调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是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为基准,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决定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拥有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合作学习性。合作性是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又一特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合作教育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上,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三,创造性。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而这种主体地位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 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高中語文的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都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且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而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改变传统一切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对于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有利于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重要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考试的机器,不再是高分低能的教育悲剧,而是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学习主体,这样的教学结果,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四、 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着实具有很多优势。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如何有效地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呢?

(一)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生本教育理念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践行。从根本上讲,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刺激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角色定位,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endprint

(二) 不断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教学都是建立在教材课本之上,一些教学的内容比较刻板、陈旧,或者是已经为学生所熟知的,所以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难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之下,教师的语文教学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当前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 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探究性和自主性

对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小组成员的分组问题。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同组异质”的分组原则,将不同喜好的学生分到同一组中,这样的分组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问题的拟定。对于高中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合作题目的拟定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讲,探究性和启发性应当是合作题目拟定的标准,只有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合作题目,才值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结论,也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并不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无所事事,而是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四) 合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教学模式。当今社会,多媒体辅助教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且很多学校都已经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在一些发达的地区,教师的教学手段已经更加先进,一些地方的教师甚至开始使用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实现高科技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笔者只是结合大部分教师实际教学条件,探讨多媒体的运用。对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将生本教育理念认真地践行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琛琛.论生本教育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07).

[2] 彭宏辉.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若干误区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

[3] 王晓珊.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高中语文现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