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新思路

2017-12-12卞春华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思路高中语文教学

卞春华

摘 要: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教学思维在我校不断得到传播。初中语文作为小学初级阶段的语文向高中高级阶段的语文的过渡,其承转作用极其重要。为更好应对新课改的要求,以及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乐趣性,笔者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将学生分组,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本文对笔者的教学工作做以浅述,希望能够对各位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着语文的应用。初中语文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以及各项能力均已成长起来,此时正步入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以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初中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更能够让学生在他人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体形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对学生的成长予以关注,在尊重其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的教学,将其生理、心理等纳入进行教学目标设定的考虑范围,在对多方面进行推敲之后,确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的成才、成长。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笔者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 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常用的推荐方式,是教师直接将学习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方式来源于教育学家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奥苏贝尔提出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快速、便捷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不恰当应用,这种教学方程式逐渐演变成“填鸭式”教学——教师为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注重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成为一种“惰性知识”。笔者曾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者在对初中生进行提问,他问道,“地球以下五千米的温度比地表的温度高还是低”,学生全都是在思考,却没人回答,这个班的班主任说,“我想他们是知道的,只是你的提问方式有问题”,之后他转向学生,问道,“地球深处是什么状态”,此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岩浆”。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为避免类似于“惰性知识”的出现,笔者建议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放弃这种“填鸭式”教学,转而采取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那么,作为教师,具体该怎么做呢?

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袖手旁观,而是要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知识,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探讨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例如,笔者在对《背影》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然后给学生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学生们自主探讨朱自清在《背影》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依然能够对作者思想情感加以理解,且《背影》这篇课文颇具情节性、故事性,简单易懂,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内容掌握十之七八,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总结、补充,以完善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总之,笔者提倡,课堂中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讨,而不是直接对知识進行讲授。

二、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

上述实例,已然呈现了笔者所倡导的教学过程,即“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再进行总结补充”。笔者提倡的这种教学过程,与笔者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一脉相承,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探索与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另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应在课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除却以上所述实例中笔者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时间、教师教学时间,笔者在此举例对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进行论述。

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文言文所述意境,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例如在对《木兰诗》的全文进行翻译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逐渐为学生提供“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意境,帮助学生进行全文的理解。当然,笔者认为,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完美,教师还应注意板书的内容——精炼、简洁,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而耽误教学进程的时间,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相信对于学生来说,自己主动探究所得到的知识,相比于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更加容易进行理解,也更加容易进行记忆,从而更好地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

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想要达成的结果。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同教学的方式和过程一样,应以学生为主进行制定。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帮助笔者更好地进行语文的教学。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在每次的课程设计过程进行之前,先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分析,做以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结束后,再对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做出评价。

每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必然存在着差异,语文整体水平有高有低,语文各项能力有高有低,教师可以按照中考时语文试卷中的题型对语文加以分类。我们的试卷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古诗词、文言文、字词标点、阅读、写作等,当然,还有整体的卷面书写。我们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层次划分。例如,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做阅读时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划分,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对阅读中的词句进行品析能力不足、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有偏差、对段落作用的分析三种类型。之后,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弱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对词句品析能力不足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比其他学生进行更多的品析练习,要求其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析水平;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有偏差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进行更多的名著阅读,不断提升其站在作者角度进行理解的能力;对段落作用不明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在自己的作文中添加承上启下的段落,或总结概述的段落,要他们在不断地练习中体会段落作用,提高分析能力。总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学生进行能力的分层,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学生切实得到发展。endprint

四、 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

教学内容指的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等等。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将教学内容简单理解成为教材中的内容,这是片面的见解。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应当以学生为主,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况,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是为使学生达到进入高中教育的语文能力;根据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为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对于阅读、写作等语文知识的不同喜爱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笔者班级内的学生大都喜欢对文言文进行阅读,文言文教学课堂,相比于其他知识教学的课堂,学生的表现更加地积极活跃,学生往往对古人、古事抱有浓厚的好奇心。笔者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时,在保证其他语文知识能够完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文言文的学习内容,结合笔者“先学后教”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能够达到高于课程标准的文言文能力。例如,在教授《隆中对》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出师表》的教学。对《出师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上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课文的段落翻译,剩余十分钟的时间,教师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以总结和补充,再向学生提供例如《蜀相》《书愤》等材料,完善学生对于诸葛亮的整体认识。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让学生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进行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育为了学生”的最好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的学习,我们就应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现状,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既然已选择了这一职业,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这一职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 勾兴政.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课堂教学创新实例研究[J].群文天地月刊,2012.

[2] 史宗智.淺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学周刊,2011.

[3] 罗晓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新方法[J].读与写,2013.

[4] 卢娜.初中语文教学新方法[J].读与写,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思路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