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2017-12-12廖元安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小学数学

廖元安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引进,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问题;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生硬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小学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乐于探索、勤学好问之人,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一、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受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开始认识到对学生能力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高分低能”学生依然是无用的,无论是对社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就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虽然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试依然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唯有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认可。因此,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上,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对薄弱,学生习惯性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习惯性依赖教师和家长解决各种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是灌输式

对于当前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灌输依然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尤其是一些乡镇地区的小学,由于教师综合素质的限制,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懂得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受到影响,就如同井底之蛙,终究不再有往上跳的勇气。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可悲的,是应试教育的残留,但却在素质教育理念蓬勃发展的今天被广泛使用,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三) 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考上教师的职业,端上教师的饭碗,那就等于是端上了铁饭碗,是砸不破的。尤其是在当前僧多粥少的教育行业,领导职位就那么区区几个,但却有无数的教师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教师觉得前途无望,就不再努力,下班时间吆喝三五个朋友一起休闲娱乐,时间久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技能都存在下降的局面,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得到有效的突破和創新,这一点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是息息相关的。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方面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总结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合作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自主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都会得到广泛地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 有利于促进小学教学的改革

相比较传统灌输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合作学习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和活力,展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一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改变当前小学数学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手段,进行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科学分组和分工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教学中,科学地分组和分工是第一位的。从某种层面上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懂得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过程中,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将不同特质的学生分成同样的合作小组。这里的“求同存异”体现的是两点:首先是从大的方面来讲,每一个小组的组成应当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公平性;其次,从小的方面来讲,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组成,应当是“互异”的,成员之间的性格、爱好应当互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种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和成长。此外,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例如,每个小组应当推选出一个组长,记录员或者是汇报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应当本着合作交流的学习目的,各司其职,但又是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

(二) 创设竞争性的合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合作学习模式和手段不够科学,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甚至会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枯燥无味或者是毫无秩序和纪律。因此,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是想要实现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创设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定一定的合作学习项目,这个项目必须具有挑战性,然后让各小组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学习,最终教师要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这种竞争的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有效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很多时候都会有竞争的意识。因此,教师一旦创设竞争性的合作学习环境,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 强化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非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很多教师认为,既然学生已经开始合作学习了,自己就没事情了,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表演足矣。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教学思想。针对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重视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纠正,避免学生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灌输式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廷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学术研究,2011,(5):137-137.

[2] 刘存全,柳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小学版),200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问题小学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