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12-10陈华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分层次教学多元化

陈华泽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在砥砺前行,但是很多教学问题依然存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因材施教,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现今的语文教学应不忘文学使命,致力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培养其自主探索意识;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技巧,与教材进行“对话”;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学生学科分数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是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快速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必须与时俱进,大力改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改革;主体意识;分层次教学;多元化

一、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等方面。这里提倡的自主学习不仅仅指的是学生的单独思考,还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进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全权掌控,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语文教学改革应侧重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总结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整理上课笔记的能力、养成勤读课外书籍并坚持写日记练随笔的习惯,最终达到让每位学生乐于学习、爱上学习、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次民主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特质将教材研究透彻,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的个性,在知识储备、智能水平、兴趣爱好以及专长特长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语文教师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其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学实践上,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观察视角去进行探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进度,从而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文言文课文教学时,由于每个学生对古文有其独特的见解。因此,在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让每一位同学进行思考分析,教师不能将个人的理解以及教参的翻译强加给学生。应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甚至鼓励与“答案”完全不同的发言。毕竟只有这样的民主教学,才能让学生们放下“戒备”,从而激发其个性发展。

三、课堂教学应从“一刀切”走向多元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统一布置,“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强调教学的多元化。例如扩大学生话语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堂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口语交际、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等板块进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学习,引导和辅助学生不断吸收和升华知识点,从而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学习的平衡。例如在作业的布置上,可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从布置字词积累、语言运用等基础作业上逐渐过渡為提升文本研读、阅读理解、情感鉴赏能力上。这样的课后作业才能使学生呈现阶梯形向上的进步。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为人处世和品行教学

语文的神奇之处在于通过一段文字,甚至一个词语,就能将人的情感表露无遗。在语文这个生活大舞台中,初中语文教师除了根据教材向学生传授作家在作品中对文字的加工处理能力,还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去品味生活态度,学习为人处世。例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小弗郎士对法语课的感情由最初的厌烦,到最后的热爱与留恋。不少同学认为其中的情感转换太快,体会不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敬重与怀念。教师应提示学生注重细节,返回文本中寻找忽略的信息,从多方面体验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印象深刻的无非是耳之所听、目之所及。总之,教师应培养学生长期的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从类似的文字中,学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留心观察到细致入微的地方,并体察他人。

五、语文即生活,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诗意和文学的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基本知识的提高,又要拓展课外,扩大学生的视野。语文教师们应坚持把诗意的语文带给学生,让他们品味文字传达出的美丽与缤纷,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只有让学生们全面感受生活,品味生活的美,他们才能看见更好的未来。在这样的语文生活教学下学生的志向才会更高远,进而收获生活带来的幸福。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的假期作业,让学生走近不同岗位的人群,通过职业体验去了解不同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体会生命的多彩。不仅如此,教师应时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教会学生用诗意眼光看待世界,让学生们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作用于美好的人生。在这样的模式教学下,学生不再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是做一个爱生活、爱万物、充满爱心的人。

结束语:初中语文教育实践者,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要遵从新课改的理念,革除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改革,进而达到让教材生动起来,让学生生动起来,让作业生动起来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努力做到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索,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次民主教学,课堂教学应从“一刀切”走向多元化,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为人处世和品行教学。语文即生活,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其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诗意和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宋万东.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33).

[2]刘春霞.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1):230-230.

[3]刘欣.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25):204-205.

[4]莫日根巴特尔. 浅谈在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4.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南峰中学 362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分层次教学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