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7-12-10马海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马海龙

摘要:良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的,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情趣横溢的课堂氛围,有一清如水的教学过程,有丰富多变的教学策略和充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 ;生命活力

一、一个灵魂——师生双方人生价值的实现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火炬精神,便是老师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而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生命更加充实;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健康地发展,从而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现;同时,“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从而不断长智慧,长才干。

在课堂上,“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学生的人生价值就是在教育的作用下,“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能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使自己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活得健康、活得主动、活得充实。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人的居多。因此,教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长成栋梁之才。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如何指导学生。一是要引导学生爱学;二是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三是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它时所付出的辛苦劳动”,而刻苦学习,勤奋学习,从而在困难的磨砺下去实现它人生的价值。

二、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长城上。站在长城上,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三、语文课堂追求情趣横溢

求知是辛苦的,学生要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假如我们的语文课堂情趣横溢,让学生在乐中求知,那么,课堂学习何尝不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艺术享受?情趣课堂追求的是活泼的、情趣横溢的教学流程。小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重,如果再让孩子们在索然寡味的學习环境里求知,厌学情绪哪能消除?面对充满童趣的小学生,教师要多关注童真,既要重视教学预设,又注重课堂生成,引导他们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语文实践。一次公开课,我执教《草船借箭》(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有位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觉得把题目改为《草船骗箭》更贴切一些。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有的说“骗”好,有的说“借”好,争论不休。虽然教学预案中没有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一生成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是个利于深究课文主旨的问题,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教学预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用哪一个题目好?为什么?结果,大部分学生提出,还是用“借”好,共同的理由是:(1)作者写作的目的是赞扬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要是改为“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成了揭露诸葛亮诡计多端了。(2)诸葛亮吩咐军士高声向曹操喊谢,是借箭才要谢,如果是骗箭,就不必谢了。(3)电视剧《诸葛亮》中的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还”给曹操了吗?这叫“有借有还”。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为课堂增添了新的兴趣点,引起了同学们充满情趣的讨论和探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改变学习方式,营造探索空间

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新的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引领孩子去读书,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合作、讨论,形成学生读、学生说、学生议、学生写的新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 “问者”、“论者”、“思者”,自主地去探索。师生之间,可以互指不足,互相评价;生生之间,可以互相考问,互相提醒,形成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五、分层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但是,因为存在着学生个体差异,所以,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聊天式教学实施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者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发展特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因此,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一种分层目标。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来适应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对话成为可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井沟学区白杨树小学 731800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