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12-10黎文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黎文姝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本文将从情感教

育的相关概述出发,接着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逐渐扩大,我国教育体制得到相应的完善,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其中情感教育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活动设计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主流方向,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道德素养,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客观认识到情感教育的特点以及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将情感教育积极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情感教育的相关概述

1.情感教育的特点

情感教育的重点在于“情感”两字,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入情感的元素。关于初中语文阶段的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到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的知识,体现出情感的积极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情感的元素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达成一个情感的共识。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包含丰富的情感基调。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教师的讲述明确情感的主线,并把握课文中所传递出的思想感情。例如李白诗句中的思想之情,以及朱自清文章所表达的浓浓的父子之情,这时需要通过对诗歌或者文章的理解,抓住关键的情感的词句,并加上教师的情感讲述,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就是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

2.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形成的时期,也容易受到一些困扰,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时教师需要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成熟的人格和性格特征。其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在初中阶段,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有诗歌、散文以及说明文等不同类型,这时学生未必都能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特别是诗歌,由于一些词句有着古今翻译的区别,很多学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需要教师在正确教学讲述的环节中,加入情感元素,使得文章更加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产生对文学的喜爱与向往。其次,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教育能够用情感教学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并没有那么严肃,他们也有亲切和蔼的一面。同时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以及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方式。还有,通过对教材的解读,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沟通,并最终达成情感的共识。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感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推动情感教学的渗透,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初中语文阶段,如果教师不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疏远,對课堂教学的互动产生一定障碍,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初中语文的许多课文中,包含很多的情感元素,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保持公正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

2.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奠定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良好的情感氛围能够让学生乐在其中,热爱语文,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这时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正确把握文中不同段落或者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导入,“同学们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回答,有的学生说是强壮,有的说高大等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渐引出朱自清眼中的父亲的样子。通过学生对自己与自己父亲生活的回忆,能够为文中父亲的伟大做好铺垫。正是通过不同的问题或者歌曲等形式,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情感氛围中,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内心活动。

3.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角度进行出发,并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情感教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探索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现观念的更新与完善。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分角色朗读以及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设置,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母亲的歌,在音乐的感染下,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之情。

结语:总之,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需要基于情感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学活动。同时情感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师应加强教学探索,积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渗透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课程教学更加饱满而生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规划。

参考文献:

[1]马祯.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

[2]徐华.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5

[3]莫全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

(作者单位:四川省雅江县中学初中部 627450)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