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7-12-10何文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新奇观察力图画

何文兵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阅读课上学生不善于概括,具体形象和思维特征也在作文里表达不够具体。我认为其因素很多,最主要是“言之无物”,又为“无物可言”。解决“物”的问题,即要解决描写对象和素材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如何使学生有物可言,写得具体生动?我认为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不仅把它看成一种能力培养,还可以看成是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步骤。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尽可能把从观察到习作的全过程统一在作文训练的教学过程。可以说,从观察到作文,这是作文训练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衔接、配合、过渡,需要在作文教学中认真地研究。带着写的目的、要求去观察。把观察所得用口头语言表述,用书面语言记录。为了写得更准确、更深刻、更鲜明,又需要反复观察,把观察的结果和作文对照进行增、删、补改。这样一个观察、作文、再观察、再作文的反复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既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语言的训练,无疑也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训练。我的具体作法是:

一、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到习作的源泉中去

儿童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这种“新奇”应尽可能和以有的经验发生联系,使之成为可以理解的“新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奇之中发现“似曾相识”的东西,不然观察之后,一无所得或所得甚少,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是空洞的。儿童容易“熟视无睹”。描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往往流于一般化,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熟悉中发现“新奇”。从已知中寻找未知的因素,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可能生动活泼,避免千篇一律。

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要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在儿童的生活里,快乐的游戏,有趣的活动,熟悉的小伙伴,以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观察描写的对象。乃至日月星辰、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山石水土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甚至产生新奇的联想,给他们披上幻想的轻纱赋予神气的色彩。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二、研究儿童观察特点,把观察力的培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

由于儿童在感知上的表面性、片面性,知觉不精细,注意力不稳定,对某些色彩鲜艳,影响突出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东西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对于和旧经验发生联系的新事物易于激起兴趣。观察后往往对整个事物只能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对于比较复杂的观察对象,不善于抓住重点,有条不紊的观察,而是东看西瞄,目不暇接,所得印象甚浅,更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将观察得来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倾注自己的感情得出明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尽量消除观察中的无计划性、盲目性、表面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事物的主要方面。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具体步骤。使他们在观察中有所依循,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现行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作者通过观察来书写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唤起生活的图案,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的观察,而后又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是通过观察学会如何表达,阅读是通过理解学会如何观察。现行教材里附有许多优美的图画,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是培養学生观察力的方式之一。图画是把客观事物一瞬间的形态反映在纸面上,主要通过视觉来感知画面。由于图画轮廓清晰,特点突出,内容集中,形象醒目,其中的色彩插图,颜色鲜艳,更能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用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边看边想。

阅读课的“看图学文”有了比较好的训练,作文课的“看图写话”就不太困难了。前者是借助观察画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后者是通过观察画面,让学生学习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来表达画面的内容。前者重在理解,后者重在表达。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更好的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要让儿童对画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引导他们积极分析画面。建立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一定要弄清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某一部分与整体的联系。细节不清,全貌不明,分析不好,整体也是模糊的。

作文教学中,从观察画面到观察事物都必须加强指导。观察事物由于角度、光线、背景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干扰,不容易观察清楚。所以,我认为低年级要从观察图画入手,先教一些观察方法,再指导观察实物。在观察实物中,也要从静态观察再到动态观察,从个体观察再到群体观察,从同类事物的观察再到不同类别事物的观察,从短时间的观察到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从比较熟悉的事物的观察到比较陌生的事物的观察。

一般来说,作文训练如命题作文中有些综合性观察外,还必须配合更多的观察训练的单项练习。这种练习,任务单一,取材容易,内容简单,文句不长,适合儿童特点。做这类练习,儿童兴趣较大。通常如写人、记事、写景都可以。如写人物外貌,男女老少各不相同,喜怒哀乐表情各异。写景,如写春、夏、秋、冬;写山、水、林、田;写日出日落,写绚丽的朝霞,写落日的余辉。写景要选一定的角度,写时还要按一定的次序。通过不同题材的单项练习,学生就有可能经常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渐养成随时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丰富的内容,加上多彩的词汇,就有可能把文章写得既具体又生动。

总之,作文教学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水和源的关系,是木和根的关系。结合不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结合的好就会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参考文献:

[1]庞君芳. 论作文教学中的因果思维[J]. 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2):81-86.

[2]李海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语文学刊,2014,(04):131-133.

(作者单位:四川峨眉山龙池镇小学校 614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奇观察力图画
数数看
新奇的包
观察力大考验
美国小镇找找看
新奇博物馆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观察零距离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