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7-12-10寇永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寇永军

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继续实施。课堂则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参加者就是教师和学生。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是每一位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有一种被人们誉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教学改革的合作学习法,在长期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一、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现状调查

合作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今后步入社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小加强培养、努力形成,以适应时代需要。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却处于被我们忽视的境地,家长、学校、社会都没能给合作能力以应有的重视。学生方面,现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排他性强,从小就不愿意、不善于合作,很多人长大了就明显地表现出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目前的应试教育依然有着牢固的地位,因而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就直奔成绩、分数,一切都围绕分数转,学生间的交往多表现为敌对,只顾自己好,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严重,在学习生活中,过分认知自己而忽视认知他人,过分强调竞争而夸大脱离团体和社会责任的个人成功,过分重视自己及自己所属团体的个性而忽视了共同协作的精神,这种缺少广泛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看重竞争忽视合作的现象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方面,尽管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旧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教学不民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只见三尺讲台上惟我独尊,难见黑板面前人人平等,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教学方法多以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得不到培养,以“教师为中心”与我们今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相悖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未来的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展开彼此间的相互协作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事业心、责任心、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已成为公民上岗就业的普遍要求。因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兼顾高尚品格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把培养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任务放在首要位置,让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學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 .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合作情境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根据教室课桌的摆放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而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乐于接受。

2.明确学习任务,开展合作探究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当然,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应该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既然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作为教师,就必须要认真地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该担任一定的角色。

3.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交流评价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之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的表达个人的或者小组的意见,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听取或征求其他小组的意见或者公正的评价其他小组的见解,以博取众长,积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求小组之间互相质疑,并要求相应小组给予解释或作答,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语文教育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 7457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