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2017-12-10李朱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化学新课程

摘要:结合教学教研实践,从教育观念、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化学教师的基本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属于历史性范畴,带有鲜的时代特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素养较之过去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课程改革的实施,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若没有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没有教育行为的实施,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创新精神,这一次的课程改革将受到很大影响,因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化学新课程强调“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获得化学基本技能,而且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在获得化学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化学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不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出“人格完整”的人。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化学教师教学行为产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的“权威”,能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跟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再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资源就不再局限于课本,也不再局限于纯化学研究。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综合各科知识,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与社会、家长取得联系,综合全方位的多重教学资源,为化学教学服务。

二、深入探究学习,做研究型教师

教学工作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搞好教学工作为教学科研积累了经验,而教学科研则使教师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化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化学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要善于捕捉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动反思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中寻找有价值的课题。一方面,选题可从化学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中挖掘;从化学教学的问题中挖掘;从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中挖掘国。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资料分析法收集资料,如课程改革与高中化学教学;化学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等。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综合,以去伪存真、去粗求精,再对资料进行研究,得到科学结论。另外,化学教学的科研方法多种多样,化学教师要结合课题特点和现实状况及其自身的优势,选择最有效的研究 方法。

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科研是对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加以总结、提升,寻找出对应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潜心思考、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要制订好自己的科研计划,并按照科研计划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写出实验总结。要务实创新,注重化学教学科研的实效性,强化科研的成果意识。要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把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就有利于科研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将化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从而使经验型的化学教师转向为研究型的化学教师。

三、加强教学实验,及时总结反思

新化学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进行课改实验,在实验中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在实验中收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良好的经验,及时总结,这有助于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也有助于及时发现,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每个课题研究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思考本课时是否体现了新标准的特点,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提高,可以通过教后感的形式对某个阶段的教学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自身素质的提高积累素材。新教材、新教法、新思路,将会培养出大批的新学生和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周积宁.教师专业素养与优质教育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2004,

作者简介:李朱峰(1985-),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市八一民族中学讲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八一民族中學 710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化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奇妙的化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