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

2017-12-10葛存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

葛存凤

摘要:2017年我国对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从这一点更加能突出学生所必备的化学学科知识以及核心化学能力。结合高考化学试题的变更,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以教材核心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化学学科能力,同时要强调化学的学科本质,实现知识内容与化学学科素养的有机结合,使化学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就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不断完善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教育;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比较,化学除了常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实验内容,可以说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化学在高中教育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化学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更是因为化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同时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好化学可以方便人们生活。当下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这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高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化学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将教学向分数看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以化学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因此,学生的化学知识在不断的纵向拓展,然而学生的化学知识是孤立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也无法应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高分数,低能力”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也是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2.忽视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虽然有的高中学校也意识到了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有的学校的确按照大纲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但是所有化学实验器材、药品等等都是教师事前准备好的,而且各种注意事项也被教师一再强调,实验过程仅仅是一种验证活动,并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

3.探究能力培养不足

化学实验之前,首先要设计好可行的实验方案,查找资料确定实验器材、药品以及药品用量,在实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或者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索和总结原因。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通过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照搬教材进行实验,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2]。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化学创新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智力和心理发育都已经趋向于成熟,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除外,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的了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化学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利用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3]。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种合成洗涤剂。教师采用合作小组合作教学,按照学生的化学基础、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划分为5人一组的单位,每组必须包含一名化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担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任务。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验方案以及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准备,教师负责从旁指导。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进行评比,以此激发学生竞争心理,促使学生积极创新,制出高质量的洗涤剂。

2.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化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与其他学科有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因此,教师要利用化学学科的这一特性,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让学生利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观点来分析化学知识,不仅可以使化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关于《水的净化和污水处理》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生物学的知识,给学生讲一些自然界中水的净化方式,再让学生了解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峻形式,从而认识到污水处理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最后将教学内容引入到主题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散思维,将生物内容中关于水自然净化的方法和化学净化方法联系在一起,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的使命,达到德育的目的。

3.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针对学生探究能力不足这一现状,化学教师要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信息环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化学教材,选擇一些适合学生开展的化学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化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节的进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周围超市的食盐进行检验,看食盐是不是亚硝酸钠。学生自己到超市取材,了解亚硝酸钠和食盐的区别,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己探究了解学校周围的食盐质量。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得以提升,更加关注社会民生,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小驹,李跃,沈晓红等.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5):78-81.

[2] 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4):9-12.

[3] 汪纪苗,王星乔,包朝龙等.核心素养框架下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特征研究[J].化学教育,2017,38(9):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214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