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练习

2017-12-10刘兴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开放题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刘兴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用数学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已经成了教改的热点,数学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他有很好的教育功能,我们一线教師有必要对数学开放题进行研究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题;数学教学

何为开放性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习惯上,人们按照命题者对解答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和结论都有明确要求的题型;另一类是回答问题的起点和终点(结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并称前者是封闭题型,后者是开放题型。

一、数学开放题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数学开放题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开放题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思考,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开放题变单一的教师讲解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变个体操作为集体交流合作,把开放题融入课堂,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敢于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数学品质。

(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开放题可达到教学形式的开放,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是个别竞争,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可以是畅所欲言,也可以是实践操作。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对数学探索产生浓厚兴趣。

(3)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封闭题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往往找到一个答案就不再也不必要进一步思考了。而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找不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因而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喜爱数学的情感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要想学生喜欢你所上的学科,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很自然就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学生,使学生尊重你,愿意听你的话,愿意接近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喜欢老师,就喜欢这一学科。 第二,维护学生自尊,不要轻易批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容易讲小话,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眼神制止,或者用暗示性语言,或是通过表扬纪律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醒。第三,用心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与一般的孩子沟通相对来说较容易,但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这些孩子因为隔代管教、缺少家庭温暖,会显得敏感易怒,不太愿意接受教育。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对他们施以耐心、爱心、关心,用心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喜欢你,他们自然也会喜欢你的数学。?

三、数学开放题在教学中的渗透

开放式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思维创新的探索空间,这给数学课堂沉闷的空气中注入了清新剂,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活力所在。每当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出较好的开放题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容易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常常为之改变。

数学开放题教学应与教材,学生相联系。第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开放题,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封闭一步一步走向开放,在引入开放题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开放式的教学。第二,选题要合理,难度要适当,可改造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第三,可适当引入一些有一定研究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

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放一放”,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放过之后,也不可忽视“收”的作用,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学生的智慧,起到相互补充、相互提高的作用。开放题的教学要选择好的数学问题,“好问题”的特征包括:问题的条件、结论、所描述的对象,给解题者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便他们有机会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观察猜测检验修正证明推广等,而且在活动中需要使用基本的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好问题还最好能表现出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去思考,并有所得。

四、联系生活实际改编例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根据这一特性,每次讲新课,我喜欢把例题改成紧密与班上学生相联系的内容。尤其喜欢以那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来做例题的主角,有时还得把成绩好、认真听讲的学生穿插进去,免得让大家在心中形成一种定性:例题的主角是不听课的学生。如果这样,谁都不愿意做我例题的主角,难以激起学生兴趣。这种改编课本例题的教法很让同学们喜爱,每次我一提到班中学生的姓名,大家的兴致就特别高,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题目中的人物。如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上有这么一道例题: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姐姐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弟各有邮票多少张? 我把其中的“姐、弟”改成我班同学的名字“甲和乙”( 甲和乙聪明但较多动,不认真听课),当我把他们作为题目的主角时,他们马上把耳朵竖了起来,不再乱讲话,其他学生也更认真听讲了,因为他们都想成为数学题中主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事实证明,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小学生喜爱数学学科,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热情。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凤珍. 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永安中学 343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题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
用开放题引领学生学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