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2017-12-10林沛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高效课堂

林沛辉

摘要:物理学作为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生活化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侧重点。随着物质条件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教材的编辑也更趋于生活化、丰富化,而教育工作者们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结合,逐步的探究与进步。本着探究高效教学方式的原则,实现教学环境优化,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本文将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为主题,作出简单的研究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教育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高效课堂

一、教材分类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对教师的讲授思路、学生辅助教学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研究教材内容的分类,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生活化内容数量为616次,大致可分为自然类、科技类、衣、食、住、行类等九种类别。其中“科技”类占九种类别比例最高,“行”类与“住”类紧跟其后,可见,物理与生活和科技的发展联系密切。在近几年的改革中,教科书也在不断更新着它的优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板块框架也更加合理,编排内容不再仅限于单纯知识理论的罗列,如其中的插图、实验等板块的内容呈现出愈加缤纷多彩、贴近生活的趋势。在人教版的教科书当中,不难看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教科书很大程度上重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的运用,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结合运用的能力,而学生也明显表现出对此类内容更感兴趣、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情景化教学

1 .引导式的思维导透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但调查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不足,这就要求了教育者增强导学作用,将实验带进课堂,将生活融入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作为引入点,建立专业性的理论体系,多样化的形式教学,创建教学情境。课堂导入要贴近现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以生活疑惑引入课堂主题,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讲述物理知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建立知识联系,让学生自主思考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言、交流生活经验,以“引导”代替传统的直接教授,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切身体会情境教学,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奥秘,培养探究精神,体验学习乐趣,挖掘学习潜力。

2.假设生活情境

在设计好教学情境后,更要从细节点滴起保证情境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精美PPT罗列每节课的知识体系与理论要点、代替传统板书;注重实验教程的精致程度,在有限的实验课上,做工优良的实验教具更能保证实验效果,借用生活物品进行试验更能保证向学生展示的实验质量;在实验实际操作中,注重操作的准确性,引领学生建设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课后习题的设计上,也应以日常案例与物理数据结合,培养学生的题感与解读认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各环节大量引入生活物品,就是为了将教学更好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教师将知识中的原理概念尽可能的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联系、才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

3.将情景意识融入生活

教育并不仅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其目的更不止步于刻板的卷面分数,教课标准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知识要转化学生自有,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联系生活、内容贴近生活、方式联系生活等方法来促进教育知识生活化。成功的情景化教学在一定阶段的实施之后,将会使得学生真正培养出自主的情景化学习意识,在课下的实际生活中主动将实际与物理相结合、真正培养出一种物理学习意识。在这种情景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处于行为主体支配者,超越被动约束,更能体现出教育价值,而老师作为引导者,在帮助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创新性探究与思维活动,也只有在这种意识的逐步建立之后,学习在学生的认识中才会打破枯燥乏味的印象,生活与学习的结合也才会让学生愈加轻松的接受知识,在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中,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也逐步加强,学生的意志力及交流协作能力更有所提升,保证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的情感意识与科学文化素养也达到了升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了进步、人类社会也必将因此推动。

三、教育者本身的自我要求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两者相互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者和学生而言,双方都渴望一种和谐舒适的相处模式,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师总是一种刻板严肃的印象,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处中更应该积极树立热情融洽的交流意识和互利共赢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情景化教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性、灵活性,这也就意味着,教育者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教学能力,不仅在物理知识方面,还应注重心理素质以及生活与物理知识结合能力的提高,只有更深入观察生活、懂得生活,才能更贴切的将生活与物理结合,从而顺畅的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教学方式、轻松却浓厚的学习氛围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课堂标准,而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更是一个教育者该时刻铭记于心的教学原则。

四、结束语

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一门自然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多、难度大,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转变生硬刻板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生活、学习科学方法、培养探究精神,不断的实践创新,使教与学的方式更添多彩,这将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探究高效教学方式的目标,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实验教学、将生活化作为教学的标签,无疑是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利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曉卿.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设计[D].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李文玲.运用初中物理教材栏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3]杨文娟.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黄现璠,甘文杰.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3)

[5]冯静敏.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5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世德初级中学 515549)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生活化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