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时代中等体育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研究

2017-12-10陈思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体教德育工作班级

陈思妹

摘要:中等体育学校体教结合的教育模式及学生的特点给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根据中等体育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現状,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结合信息时代新媒体手段,弥补中等体育学校体教结合模式及单一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中德育工作的缺陷, 使班级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技能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理想及精神境界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体育学校;班级德育工作

一、中等体育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现状

中等体育学校多采取体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根据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体育项目特点等自身情况,一般采取半天文化课半天竞技训练,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特殊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多侧重于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只能渗透在课堂和训练当中,难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

中等体育学校学生的特点也给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从生源的角度分析,学生层次及性质复杂。中等体育学校一般有中专生、初中生、小学生等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有正式生、试训生、代训生等不同性质的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个人生长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学生文化成绩、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质差异很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或长期学校住宿、外训,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学生训练项目的不同,思维模式及生活态度复杂性,班级凝聚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学生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及对恋爱的认识和理解,训练、比赛成绩的好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则优越感太强等等。这些情况导致了班级信息传递不佳,了解、测评学生不足,班级凝聚力不强,给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2]

中等体育学校学生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体育道德要求公平公正,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规则;体育精神强调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强化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体现奋发自强精神;因此,中等体育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游离于学科教育和技能培养之外,应更紧密地使它们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在体育技能的培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精神气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理想、精神境界的同步提高。

二、信息时代的中等体育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目前,中等体育学校的主体主要是“00”后。学生更加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获取信息能力非常强,结合中等体育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现状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弥补中等体育学校体教结合模式及单一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中德育工作的缺陷,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老师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班级集体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3]

1.建班级博客 班级博客日志是传统班级日志的网络化改进版,是班级建设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充分发挥每个班级成员的能动作用,集激励、批评、自教于一身。博客记录便利,增加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老师对班级一些事情的看法应该让学生看到,并且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博客日志能为班级建设长期积累数字化资料、数据和素材,加上方便跟踪和检索,对于实现科学化的自主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任何同学都可以在里面留下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为班集体留下具有珍藏和纪念意义的素材。毕业后也将会成为同学们联系沟通,互相了解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这种交互性可以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加深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建设班级博客的这种自主管理方式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全球化、数字化的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的班集体建设平台。能更好的使班级管理同不同训练队伍的管理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自然渗透到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中。班级博客为学生、教师、教练、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为班级、训练队伍、家庭之间提供了共享平台,使班级德育工作、学科教育、体育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体教结合模式下班级德育工作信息传递交流不足的问题。

2.立班级微信群、QQ群 班级微信、QQ群可利用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特点与社交软件的种种功能特性,有效拓展班级建设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代沟跨越。班级群也可以加强教练、教师、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通过一种轻松自由的沟通交流方式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群消息简单、便捷的特点也可以达到消息、资源的及时共享,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及时性。

3.立公共电子邮箱 新媒体信息时代,电子邮件(E-mail)是一个最常用的交流工具,使用电子邮件加强与学生思想沟通是有网络基础的。老师可建立班级公共电子邮箱或公开自己的邮箱,欢迎鼓励学生们以署名或匿名的方式来信,大胆地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生活、训练、思想问题或班级管理问题。电子邮件具有匿名、隐蔽的特点,能有效突破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老师权威性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有自闭与防御心理、自我中心等表现的学生,电子邮件开展虚拟的隐形沟通对他们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平常的交流可以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难以跟同学公开交流的问题,便于日后对学生的思想评定。

参考文献:

[1]张兰.体教结合模式下体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学周刊,2016,(07):77.(2016-01-19)[2017-09-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79.g4.20160119.1420.074.html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74

[2]乔月枝.中等体育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268-269.[2017-09-24].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07.s1.140

[3]谢启永.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体育运动学校 271000)

猜你喜欢

体教德育工作班级
班级“无课日”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教改革举措之反思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