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策略

2017-12-10胡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

胡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教学中逐渐显现特有优越性,如今推行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就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生物教学

近年来随着各种教学手段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运用到生物课堂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如果乱用、滥用,就会适得其反,结合我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如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集声、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虚拟现实,结合动画、图片、视频剪辑等,生动地向学生展现生动、美妙的生物世界。生物多媒体课件的新颖性、生动性、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自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学习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应用多媒体

生物教学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同的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就不相同。如,《DNA的结构》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NA的微观结构,根据这个目标我选择的逻辑思路是:

首先展示DNA的平面图,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对DNA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播放DNA的3D动画,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安排学生进行DNA模型的制作。在课堂上我将多媒体在目标导向下协调配合,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

三、多媒体教学能使生物知识形象、具体

学生只有当对知识理解以后,才能把握生物的本质属性。如果脱离了形象思维的支持,学生学起来就感到难学、抽象空洞。而对学生来说感到难理解的知识,往往是由于难以想象所造成的。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教师分析解释抽象的概念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生物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主要利用视觉接受生物形象信号,在大脑中形成感知表象。然后利用丰富的感知表象,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综合、构思等形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

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像生物这些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变化和生命规律的学科,是十分的抽象的,而多媒体的形象生动恰恰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DNA复制、RNA转录以及翻译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四、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实验课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首先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等。讲授完毕,学生才开始进行分组实验。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占用了大量课上时间进行讲解,必然会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生物实验课一定要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可以将教师操作的实验录制下来制成课件,学生动手操作前边讲解边播放,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定格、变速等手段清晰地展示操作细节,有助于学生观察,为动手操作扫清障碍。学生通过实验前的多媒体操作学习,或者实验后观察多媒体课件,加深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从而大大提高其实验技能。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模式和多种能力的养成

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促使学生从单一的接受走向强调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的合作互动学习中来,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师生平等参与。利用信息技术,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促进不同知识掌握水平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相互提高。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生物现象进行形象直观的多重表征,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优化生物认识结构。在动态展现的同时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互联网资源,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资料图片,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可以轻松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六、多媒体教学能缩短生物教学的时空

生命的生理过程的发展是较长而缓慢的,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连续进行直接观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可以将生物漫长的生理过程变得快速而短暂,使微观过程转化为宏观过程,让学生加以观察、思考,这样也符合人的认知过程,效果比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这是传统的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生物进化的历程”一课时,仅靠挂图,既枯燥也呆板,学生没兴趣听,教师也讲得费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鱼进化成两栖动物的变化过程,用丰富、生动、连续的画面表现出来,使学生沉浸在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过程中,从而激起学习兴趣,展开鱼是怎样进化成两栖动物的想象。随着画面的出现,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浩瀚的宇宙中,进行时空穿行,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正确看待,合理安排。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

参考文献:

[1]次仁德吉.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 西藏科技,2013,(02):34-37.

(作者单位:江西省全南中学 34180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